-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台湾疫苗接种现况.doc
PAGE
PAGE 7
臺灣疫苗接種的現況
成大醫學院小兒感染科 劉清泉醫師
94-05-25
目前在台灣地區的小兒預防注射從出生到十五歲共需接受十種疫苗二十次左右預防接種。這包括卡介苗、B型肝炎疫苗、白喉、百日咳、破傷風(DPT)混合疫苗、小兒麻痺口服疫苗、麻疹疫苗、麻疹、腮腺炎及德國麻疹(MMR)混合疫苗及日本腦炎疫苗,皆由政府免費接種。每種疫苗接種的年齡、時間及間隔各不相同(表一),但其目的則一致:皆是為了增加個人的抵抗力,預防傳染病的感染或使病情減輕;和減少易感人口數,避免該傳染病的流行。
卡介苗一般是在出生一個月內接種,其目的在預防小兒的初次結核感染,包括粟粒性結核及結核性腦膜炎,接種後7-14天在接種部位有紅色小結節,微有痛癢,4-6週可能變成膿泡或潰爛,經2-3個月潰瘍自然癒合;有時同側腋窩淋巴腺會腫大,觀察數月後常自行消退,少數會潰瘍後再自然癒合。B型肝炎疫苗是政府從民國七十五年七月一日開始對台灣地區所有新生兒全面免費接種,其目的在預防B型肝炎的感染,尤其是垂直感染。眾所知,台灣地區 B型肝炎帶原者佔全人口的 15-20%,故B型肝炎預防接種應該是越早越好。如果母親是非帶原者或 e抗原陰性之帶原者,嬰兒應在出生一星期內開始注射疫苗,滿一個月、六個月各接種一次,共打三次。若母親為 e抗原陽性,生下的嬰兒要在24小時內注射0.5cc的 B型肝炎免疫球蛋白,然後照上述的方法接種三次疫苗,如此可以預防90%以上嬰兒免成為帶原者。疫苗之保護力可維持5-10年以上,如果抗體消失,可再予追加1-2劑疫苗。最近我們由臨床經驗發現,母親是e抗原陰性之B型肝炎帶原者,嬰兒有可能得到猛爆性肝炎。因此,由e抗原陰性之B型肝炎帶原者生下的嬰兒也應在24小時內注射0.5cc的 B型肝炎免疫球蛋白(自費接種)。
DPT三種混合疫苗加上口服小兒麻痺疫苗同時在幼兒2個月、4個月及6個月大時接種三次,滿1歲半及國小一年級(此時不接種百日咳疫苗)時各追加一次,如此可有效的控制這四種疾病的罹患率及流行。但不可諱言,DPT疫苗是目前副作用最大的疫苗,主要由百日咳疫苗(為整株死菌製成)造成,副作用出現在注射後24小時內(表二),在幼小嬰兒最常見。主要為發燒、注射部位紅腫、煩燥不定、抽痙等症狀;年齡愈小,副作用愈大。但比起疾病本身,尤其是小嬰兒百日咳的嚴重性,DPT還是相當有價值的疫苗。目前已開發出改良精製的次單元百日咳疫苗,其副作用可減低到原來疫苗的三分之一,台灣地區已引進此種疫苗,但需自費接種。注射型小兒麻痺疫苗(沙克疫苗)為死病毒疫苗,優點為不會引起疫苗相關小兒麻痺症,缺點則費用較貴、需肌肉注射,目前需自費接種。目前已上市之五合一自費疫苗,一次注射包括了DaPT,b類型嗜血桿菌疫苗及小兒麻痺疫苗,相當方便。
麻疹現在因疫苗的普遍注射已相當少見,但在民國73年年底突然再來一次大流行,77年底又再一次大流行,主要是未接種疫苗的人口累積相當的多,另外有部分是接種疫苗的年齡太低(12個月以下),或接種前注射血清免疫球蛋白等因素減少疫苗的效果。目前已有麻疹、腮腺炎及德國麻疹(MMR)三種混合疫苗,在非流行期滿15個月大時接種最適合,可達95%以上之免疫力。在麻疹流行期間可在6-9個月大時打麻疹疫苗,15個月大時再追加麻疹或MMR疫苗,德國麻疹是很良性的小兒感染症,但若懷孕頭三個月的孕婦受感染,一半的胎兒會受到病毒的傷害而引起流產、死產或發生畸形,造成先天性德國麻疹症候群。疫苗的主要目的就是要預防孕婦的感染,故凡是生育年齡之女性,最好皆能接受德國麻疹抗體檢查,如未受感染則應接受疫苗注射,但需注意預防注射後三個月內不宜懷孕。目前政府已針對15個月大幼兒及國小一年級學生全面免費接種MMR疫苗二劑,近年來已很少看到麻疹、腮腺炎及德國麻疹等流行。
行政院衛生署為順應世界潮流,提昇臺灣地區防疫水準,配合WHO推動「根除三麻一風計畫」,於民國八十一年元月開始實施,並預定於八十九年在臺灣地區根除野生株病毒所引起之小兒麻痺、新生兒破傷風、先天性德國麻疹症候群,及有效控制及消除麻疹流行。但去年共出現三例先天性德國麻疹症候群的案例(其中二例死亡);而前年11月初在嘉義出現一例新生兒破傷風的病例;近年來發生的零星麻疹個案皆和外籍新娘及旅遊有關,顯然在防疫上尚有死角,有待全民共同努力才可能達到根除目標。
日本腦炎疫苗一般在滿15個月至2歲3個月那年的夏季(3-5月)接種二次(隔2週),隔年夏天再追加一次,約有80%的預防效果,並且沒有嚴重副作用發生的報告。如果小孩住在郊外或鄉下,或者時常有機會接觸到蚊蟲,一定要讓他接種日本腦炎疫苗。
目前在西歐及北美已全面針對二個月大以上幼兒接種b類型流行感冒嗜血桿菌(Haemophilus in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