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感导论第2章lcg课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2章 电磁辐射与地物光谱特征;;第2章 电磁辐射与地物光谱特征;一、电磁波谱;一、电磁波谱;E = 电场矢量 M = 磁场矢量 c = 光速;2.电磁波: (Electromagnetic Spectrum )由振源发出的电磁振荡在空气中传播。 电磁波由相互垂直的电场和磁场组成。;一、电磁波谱;一、电磁波谱;;3.电磁波谱;3.电磁波谱;3.电磁波谱;3.电磁波谱;一、电磁波谱;4. 电磁波的性质;紫外线(UV):0.01-0.38μm,碳酸盐岩分布、水面油污染。 由于紫外线在大气中散射严重,而太阳辐射中含有紫外线,当太阳光通过大气层时,波长小于0.3μm的紫外线几乎被吸收,只有0.3-0.38μm波长的紫外线部分能够到达地面,能量较少。;可见光:0.38-0.76 μm,鉴别物质特征的主要波段;是遥感最常用的波段。 可见光在电磁波谱中仅占一个狭窄的空间,由红、橙、黄、绿、青、蓝、紫色光组成。 人眼对可见光可直接感觉,不仅对可见光的全色光,对不同波段的单色光,也都有这种能力。也就是传感器可以把全色光记下来,也可以把各波段记下来,因此,可见光是识别地物特征的主要波段。;红外线(IR) :0.76-1000 μm。 近红外0.76-3.0 μm 中红外3.0-6.0 μm 远红外6.0-15.0 μm 超远红外15-1000 μm。 (近红外又称光红外或反射红外;中红外和远红外又称热红外。) ;微波: 1mm-1m。全天候遥感;有主动与被动之分;具有穿透能力;发展潜力大。 可分为毫米波、厘米波、分米波。 由于微波的波长比可见光、红外线要长,所以能够穿透云雾而不受天气影响,能够进行全天候全天时遥感探测。微波遥感主要采用主动方式成像,另外,微波针对某些物质具有一定的穿透能力,能直接穿过植被、冰雪、土壤等表层覆盖物的影响。;§ 2.1 电磁波谱与电磁辐射;辐射源 (1)自然辐射源 太阳辐射:是可见光和近红外的主要辐射源;常用6000k的黑体辐射来模拟;其辐射波长范围极大;辐射能量集中-短波辐射。大气层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反射和散射。 地球的电磁辐射:小于3μm的波长主要是太阳辐射的能量;大于6μm的波长,主要是地物本身的热辐射;3-6μm之间,太阳和地球的热辐射都要考虑。;辐射源 (2)人工辐射源:主动式遥感的辐射源。雷达探测。分为微波雷达和激光雷达。 微波辐射源:0.8-30cm 激光辐射源:激光雷达—测定卫星的位置、高度、速度、测量地形等。;二、电磁辐射的度量; 辐照度(I):被辐射的物体表面单位面积上的辐射通量,单位:W/m2 。 辐射出射度(M):辐射源物体表面单位面积上的辐射通量,单位:W/m2 。 辐射亮度(L):辐射源在某一方向,单位投影表面,单位立体角内的 辐射通量,单位W/(sr? m2 );三、黑体辐射; 2. 黑体辐射规律; 2. 黑体辐射规律;(1)斯忒藩—波尔兹曼定律;(2)维恩位移定律;不同温度下黑体辐射强度与温度的关系;黑体辐射的三个特性; 2. 黑体辐射规律;三、黑体辐射; 推论;3、实际物体的辐射 (2)实际物体的辐射: ;灰体:没有显著的选择吸收,吸收率虽然小于1,但基本上不随波长变化,这种物体叫做灰体。; ;§ 2.2 太阳辐射及大气对辐射的影响;一、太阳辐射 太阳辐射:太阳是遥感主要的辐射源,又叫太阳光,在大气上界和海平面测得的太阳辐照度曲线如图所示。 从太阳辐照度分布曲线可以看出,太阳光谱是连续的光谱,且辐射特性与绝对黑体辐射特性基本一致。;;一、太阳辐射;高层大气 平流层 对流层;大气的传输特性:大气对电磁波的吸收、散射和透射的特性。这种特性与波长和大气的成分有关。 大气的成分:多种气体、固态和液态悬浮的微粒混合组成的。 大气物质与太阳辐射相互作用,是太阳辐射衰减的重要原因。; 大气的垂直分层:对流层、平流层、电离层和大气外层。 对流层:高度在7~12 km,温度随高度而降低,天气变化频繁,航空遥感主要在该层内。 平流层:高度在12~50 km,底部为同温层(航空遥感活动层),同温层以上,温度由于臭氧层对紫外线的强吸收而逐渐升高。; 大气的垂直分层:对流层、平流层、电离层和大气外层。 电离层:高度在50~1 000 km,大气中的O2、N2受紫外线照射而电离,对遥感波段是透明的,是陆地卫星活动空间。 大气外层:800~35000 km ,空气极稀薄,对卫星基本上没有影响。; 1.大气层次与成分;Visible;大气的吸收作用对太阳辐射有选择性吸收,形成太阳辐射的大气吸收带。;O2吸收带;2、大气对辐射的吸收作用;高层大气 平流层 对流层;三、大气散射;三、大气散射 空气中的微粒或大气分子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