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6届高考语文第二轮总复习与增分策略检测2.doc
(三)古诗鉴赏
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王充道送水仙花五十枝,欣然会心,为之作咏
黄庭坚
凌波仙子生尘袜①,水上轻盈步微月。
是谁招此断肠魂?种作寒花寄愁绝。
含香体素欲倾城,山礬②是弟梅是兄。
坐对真成被花恼,出门一笑大江横。
注 ①曹植《洛神赋》:“凌波微步,罗袜生尘。”写洛神飘然行水的姿态。②山礬(fán):本名郑花,木高数尺,春开小白花,极香,叶可以染黄,黄庭坚因其名太俗,改为山礬。
(1)诗的前四句是如何描写水仙花的?请简要分析。
答:
(2)诗人为什么说“坐对真成被花恼”?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
答:
2.(2015·山西四校联考)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酒泉子
潘 阆
长忆西湖。尽日凭阑楼上望:三三两两钓鱼舟,岛屿正清秋。 笛声依约芦花里,白鸟成行忽惊起。别来闲整钓鱼竿,思入水云寒。
(1)这首词的首句起到怎样的作用?请简要分析。
答:
(2)词的下阕是如何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请简要分析。
答:
3.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滁州西涧①
[唐]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淮中晚泊犊头②
[宋]苏舜钦
春阴垂野草青青,时有幽花一树明。
晚泊孤舟古祠下,满船风雨看潮生。
注 ①《滁州西涧》作于德宗建中二年,当时诗人正在滁州刺史任上。②苏舜钦曾被诬陷,削籍为民,流寓苏州。此诗系诗人回苏州途经淮中时所作。
(1)请从景与情两方面对《滁州西涧》的前两句进行赏析。
答:
(2)两首诗分别体现了诗人怎样的人生态度?请结合诗作简析。
答:
4.(2015·长春一调)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金缕衣
无名氏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须惜少年时。
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自 遣
罗 隐
得即高歌失即休,多愁多恨亦悠悠。
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
(1)请简要分析这两首诗表达的思想有何异同。
答:
(2)《自遣》一诗在情感上和字词运用上“重叠之中有变化”,请针对其中一方面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答:
答案精析
(三)古诗鉴赏
1.(1)诗的前四句使用了比喻和拟人的手法来描写水仙花。开头两句用洛神形象来写水仙,把直立盆中不动的花朵比喻成轻盈漫步的仙子,化静为动,化物为人,凌空取神,把水仙的姿态写得非常动人。后两句由写姿态转为写心灵,进一步把花人格化,表现诗人对花有深情,能够看出它有一种“楚楚可怜”之态,像美人心中带有“断肠魂”一样,使人为之“愁绝”。
解析 作答时,首先应点出诗句所使用的修辞手法,然后结合具体的诗句进行分析,指出使用这种手法的艺术效果。诗歌的前四句,是对水仙本身的描写。诗人将水仙比作“洛神”,上两句写姿态,下两句写心灵,进一步把花人格化,表现了诗人对花的深情。
(2)诗人独坐对花,深深为水仙花的含香体素(或:清香洁白的芳韵)所折服、倾倒。因为久坐欣赏,感到寂寞难耐,故说“被花恼”。诗人之“恼”,其实是因对水仙花喜爱太深。
解析 解答本题,关键在于结合诗人对水仙的情感态度来理解“恼”的内在意蕴。由诗题中“欣然会心”及诗歌前四句对水仙本身的描写可知,诗人对水仙花是怀有深情的,他反复欣赏,陶醉其中。而后来心生“恼”意,源于“坐对”过久,寂寞难耐,而这恰恰反映了诗人对水仙花的喜爱之深。
2.(1)①点明情感,以“长忆”表明作者对西湖念念不忘,同时衬托出西湖风景的美好;②提示下文,一个“忆”字将作者的思绪从现实拉入到对当年生活的回忆。
解析 这类题目要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来分析。首句,经常回忆起西湖的景色,那时每天都爬上高楼,凭栏向远处眺望,三三两两的钓鱼船,停在湖面上。显示西湖风景十分美好,令作者念念不忘;另一方面,经“忆”字提示,下文便从现实中脱开,转入回忆。接下来一句,由眼前的不懈思念,引出当年对西湖无尽的留恋,用感情带动写景。
(2)①“笛声依约芦花里,白鸟成行忽惊起”借景抒情,通过描写从芦花荡里隐隐约约传送出来的渺远的笛声,忽然惊起栖息在芦花荡里的白鸟,从而衬托出环境的清幽、空旷、辽远,表达了作者对此境的喜爱和向往之情;②“闲整”“思入”两个动词把作者收拾鱼竿、急欲赴西湖垂钓的动作、心理形象地表现出来,衬托了作者忆西湖忆得不能再忍耐、亟想归隐湖上的心情。
解析 下阕两句,继续写当日楼上见闻,前一句写声,“依约”是隐约、听不分明的意思,摹笛声渺茫幽远、似有若无的韵致;后句写形,用“忽惊起”状白鸟(即白鹭)翩然而逝、倏然而惊的形态,色彩明快,颇具情味,朴实的白描中透出空灵。“别来”二字将思路从回忆拉到现实。“闲整钓鱼竿”不仅应上阕之“钓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