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卡农的音乐鉴赏.docVIP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对卡农的音乐鉴赏

走进音乐 关于卡农曲式的音乐欣赏 曹瑞圃 090202008 09经贸英语一班 引言 卡农曲式经久不衰,从它出现至今得到无数音乐创造者的亲睐,现代音乐多元化的音乐元素融入古典卡农去,令它们赋予了新的活力以及魅力。本文通过对古典卡农曲《D大调卡农》、《戈尔德堡变奏曲》、歌剧《命运之力》序曲与现代音乐对卡农曲的改编赏析,运用作品情感上的流露与表达方式,极大的颂扬卡农曲式的亘古魅力。 正文 卡农的最早历史起源于13世纪的民间音乐形式,如狩猎曲、轮唱曲等。轮唱曲是一种小型声乐曲,其形式为各声部以相同间距进入的同度无终卡农,13世纪以后流行于英国。15世纪出现了完整的卡农曲,并为佛兰德乐派的作曲家所喜用。此后,卡农经常作为一种独立的小型乐曲或大型乐曲中的一个段落而被运用。卡农曲在十五世纪上半期至十六世纪中期(尼德兰乐派(Netherland School)时期)迎来了它的黄金岁月。 卡农,复调音乐的一种,并非曲名。简单的讲,就是有数个声部的旋律依次出现,交叠进行,互相模仿,互相追随,给人绵延不断的感觉。一个声部的曲调自始至终追逐着另一声部,直到最后的一个小结,最后的一个和弦,它们会融合在一起,永不分离。缠绵极至的音乐,就像两个人生死追随。 最出名的卡农是十七世纪德国作曲家帕海贝尔的卡农,全名是《D大调卡农》。因为有一部被提名为奥斯卡最佳影片奖的电影《凡夫俗子》采用它作为电影配乐,这首曲子便广为人知。 一部《我的野蛮女友》使得帕海贝尔的卡农这个曲子流行了起来。这是男主角最喜欢的一首钢琴曲,在他们认识第100天纪念的时候,女主角要男主角当众送她一支玫瑰。她在台上演奏的就是这首帕海贝尔的卡农。 喜欢Cannon的人知道,现在网络上有上百种卡农的版本,包含有各种乐器演奏的版本和各种曲风。主要有五种版本,分别以小提琴、钢琴和吉他等乐器演奏,动听、经典且具有代表性。 小提琴版本Canon婉转忧伤,钢琴版本经典迷人,而吉他版本则热情奔放。同一首曲子在不同的乐器演奏起来却有不同的韵味,这体现了卡农严格的曲风中蕴含的随意性,我想这也是Canon这首曲子的魅力所在。 在卡农乐曲中,帕海贝尔的卡农是最著名的一首,简单不过的曲调一再反复,高低声部遵守着严格的对位法则,各自规律地不断往前发展,和谐演奏出曼妙的旋律,最后光辉地结束,听起来却丝毫没有单调之感,令人浮想联翩,回味深远。 卡農最具神秘的一點是,在以為樂曲仅是不断重复而使人無趣的先入為主态度下,卡農的力量卻存在於「重覆」之中,不只是樂曲內每個聲部或每段旋律的重覆,而是整首曲子一而再,再而三地被重覆播放時,它散發一種积极轻快的态度,感染我們原本或許 疲累 或許低迷的心情。 有時候音樂不需要很複雜,強大的力量就能从簡單的音符中散發出來。這個世界已經夠複雜,痛苦与磨難已經夠多了,而單純的D大調卡農,正用著它獨有的结构與性格,鼓励我們用簡單的心在複雜的生活中寻得一丝平靜。 卡农并非特指一首曲子,其原意为“规则”,卡农(Canon)复调音乐之一种,原意为“规律”。同一旋律以同度或五度等不同的高度在各声部先后出现,造成此起彼落连续不断地模仿,即严格的模仿对位。第一次出现的声部称“起句”,相隔一小节或两小节后出现的重复声部称“应句”,用卡农手法写成的乐曲称“卡农曲”,声乐曲中的“轮唱”亦即“卡农曲”的一种。卡农出现于十三、四世纪,后人常采用古代曲调作为卡农主题。 自从小学开始学习弹奏电子琴,到后来慢慢接触钢琴演奏,其间练习了许许多多曲目,然而每当练习到卡农曲时都令我产生无比兴奋与陶醉沉迷之感,卡农曲它独特的回绕人身体盘旋而上的感觉,时而让人紧张,时而令人放松喘气。卡农曲式曲调简单朴实,它的低音部只有八個音符組成的同一旋律,同一旋律从头到尾的重复,但其中具有精密完美的乐曲结构,充份展现对位法的魅力。各个声部有规则地互相模仿,后面的声部按一定的时间距离依次模仿前一声部的旋律。用卡农手法写成的乐曲叫做“卡农曲”。我们平时经常听到的轮唱曲就是卡农曲的一种。 到现在,卡农不知道听了多少年多少个版本了,熟悉的旋律,依然爱着。 流传至今世界上最出名的卡农是十七世紀德国作曲家帕海贝尔(1653-1706) 的《 HYPERLINK /zh-cn/D%E5%A4%A7%E8%B0%83%E5%8D%A1%E5%86%9C \o D大调卡农 D大调卡农》.此曲一般的 HYPERLINK /w/index.php?title=%E6%BC%94%E5%A5%8Faction=editredlink=1 \o 演奏(尚未撰写) 演奏法是以 HYPERLINK /zh-cn/%E5%A4%A7%E6%8F

文档评论(0)

cbf9679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