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北京灵山导游词.doc

  1. 1、本文档共4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北京灵山导游词

PAGE  PAGE 43 北京灵山导游词 三、景区景点介绍——灵山胜境 (一)景区概况 游客朋友们,欢迎来到灵山胜境。作为佛教文化主题园区,灵山胜境将传统的佛教文化与科技文明完美结合,使其形成了独特的旅游文化景观。 灵山胜境主要由三期工程组成,一期为1994年重建的祥符寺和灵山大佛,二期为2002年建造的九龙灌浴、阿育王柱等,一、二期工程也成就了今天令人称道的“灵山胜境”;为了迎接第二届世界佛教盛会,又打造了灵山梵宫和五印坛城等三期工程,灵山也于2009年成为国家5A级风景名胜区。 随着灵山三期开园,灵山胜境形成了佛、法、僧三宝的格局,“佛”是展现了佛祖四相成道的过程:出生、降魔、说法、涅槃;“法”代表佛法,是佛教中的精髓,以灵山梵宫、五印坛城、梵宫广场等景观展现。“僧”是以灵山禅修中心、慈恩宝塔、灵山佛学院等禅修为代表;整个景区以灵山大佛的“大”、九龙灌浴的“奇”、灵山梵宫的“特”构成了三大奇观。 灵山胜境的主要建筑有:大照壁、五明桥、佛足坛、五智门、菩提大道、九龙灌浴、降魔成道铜雕、阿育王柱、天下第一掌、百子戏弥勒、祥符禅寺、灵山大佛。 (二)景区平面图 (三)各景点详细介绍 1.【大照壁】 现在我们所站的位置是照壁广场。整个大照壁长40米,高8.6米的,被称为华夏第一壁。照壁面向太湖一面,刻有由全国政协副主席、原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老先生所题写的“湖光万顷净琉璃”,佛经上说,琉璃世界是清净、美好的世界,这句诗把灵山喻为琉璃世界,即清净、美好的世界,与三万六千顷的太湖交相辉映。那么为什么要把照壁设在这里呢?请大家看一下整个景区的地理位置,景区面向太湖,背后这座山叫小灵山,左边青龙山,右边白虎山,正所谓“前有照,后有靠,青龙白虎两边抱”,是一块风水宝地。凡是风水宝地都蕴含着福气、运气、灵气,为了不让“福气、运气、灵气”外泄,就必须要有一样法物来收气,大照壁就起了一个收气的作用。 在照壁的北立面,是赵朴初老先生题的《小灵山》一诗:“昔游天竺访灵鹫,叹息空荒忆法华,不意鹫峰飞到此,天花烂漫散吾家。” 1997年赵朴老考察灵山胜境,看到灵山大佛庄严慈祥,香火鼎盛,欣然提笔写下了这首诗,意思是说:我曾去过印度灵鹫山,那里原是释迦牟尼佛讲经说法的地方,现在一片荒芜,令人叹息,在小灵山看到了法脉兴旺盛景,重现灵鹫峰当年的盛况,就像灵鹫飞来一样啊。这表明朴老对灵山的赞许,希望灵山能成为新时期的佛教圣地。 那这里的小灵山与印度的灵鹫山又有什么联系呢?根据地方史记载,唐代时,当地有位杭恽将军,他曾跟随李世民打天下立下汗马功劳。在他告老还乡时,李世民把这块地方赏赐给他,于是杭恽将军邀请与他私交甚好的玄奘法师到此做客,玄奘看到这里的山形与古印度佛祖说法处灵鹫峰十分相似,便赐名“小灵山”,杭将军舍地出资建了“小灵山寺”,玄奘法师命大弟子窥基在此讲经说法,任第一任方丈。到了北宋年间改为“祥符禅寺”一直延用到现在,1938年祥符禅寺大部分殿宇毁于战火,1994年开始修复,也在此建造了灵山大佛。在大照壁的两边也可以看到灵山的整个缘起和始末。 2.【五明桥】 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就是五明桥。佛教中“明”是智慧的意思,“五明”就是五种智慧,是佛教对人类文化的总括,也是古印度对人类知识、学问的分类。 中间这座桥代表“内明”,是佛教中的精髓,也是最高境界,代表“大彻大悟”。佛经上说菩萨要普渡众生必须广学五明,所以其他“四明”是基础,分别为“声明、因明、医方明、工巧明”。 何为“声明”? 声明就是声韵、语言之学。我们都知道佛教是从印度流传过来的,最初经文是用梵文写的,要想看懂经书,首先要懂梵文,这就是语言学,像现在我们和外国朋友交流要懂英语、日语、法语等,在佛教称之为“声明”。 那什么又是“因明”呢?因明就是逻辑、论辩之学。比如我在向大家介绍这个景点时,如果没有条理性,大家就很难理解和听懂我所讲的内容,这在西方称为逻辑学,也是佛教所说的“因明”。 “医方明”是医药、体育、养生之学。我们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没有一个强健的体魄就不能很好的工作、学习、生活,所以我们每个人要学习一些保健知识,懂得一些养身之道以确保自己健康,这在佛教称为“医方明”。 “工巧明”包含的内容很多,指的是所有世俗间的技能,如,电脑,音乐,建筑,绘画等。希望世人能多学一些技能,使自己成为一个综合性的人才,这样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争得一席之地,在佛教中也需要掌握“工巧明”。 在我们学习好这世俗间的文化之后,我们应该化知识为智慧,不断的提高自己,最终获得大智慧,达到内明的境界,也就是不断修炼内心,了解自己,彻悟自己,觉悟人生。 现在我们可以发现佛教在两千多年前提出的“五明”,今天依然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并在一定程度上指导着我们的生活,所以说佛

文档评论(0)

34586475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