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本文档共5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苹果蠹蛾

重大植物检疫性害虫 ----苹果蠹蛾简介;鳞翅目检疫性害虫;苹果蠹蛾 ;分布 ;寄主范围;传播途径 ;形态特征;苹果蠹蛾的特征描述 1、成虫:体长8mm,翅展19~20mm,体形大于桃小、梨小、苹小、白小;小于梨大、桃蛀螟。全体灰褐色带紫色光泽,雄虫体色较雌虫为深。雌虫腹部较粗,雄虫腹部较细。 ;成虫: 触角为简单丝状,背面暗褐色,腹面灰黄色,每节末端色浅,长度不到前翅前缘一半。;成虫: 前翅臀区翅斑最深,肛上纹大, 深褐色, 椭圆形, 有三条青铜色条纹, 其间显出4-5 条褐色横纹; 翅基部颜色次之,为褐色,此褐色部分外缘突出略成三角形,期间杂有较深的斜形波状纹; 翅中部颜色最浅,为淡褐色,其间亦杂有褐色斜形波状纹。;雄虫前翅腹面的黑色鳞片条;2、卵: 卵椭圆形,长径1.1~1.2mm,短径0.9~1.0mm,卵极为扁平,中央部分略为隆起,卵壳表面无显著刻纹,经放大后可见不规则的细微皱纹。 卵初产时为半透明状,有如极薄的一层蜡滴,随着发育,卵的中央部分呈黄色,其中显出一圈断续的红色斑点,此后则连成完整的一圈,孵化前可见其中的幼虫。;苹果蠹蛾卵发育过程图示;3、幼虫: 成长的幼虫体长14~18mm,初龄幼虫为淡黄白色,随发育逐渐转为淡红色,背面色深腹面色浅;头部为黄褐色;前胸盾片浅黄色,并有规则的褐色斑点;臀板较前胸盾片更浅,有小的淡褐色斑点。 ;幼虫: 腹足4对,趾钩为单序环;末端臀足一对,趾钩为单序中带式,臀板上无臀栉;前胸气门群具有3根毛,位于同一毛片之上。;4、蛹: 体长7~10mm,全体黄褐色,复眼黑色,喙不超过前足腿节;雌虫触角较雄虫为短;雌虫生殖孔开口于第8节,雄虫开口于第9节,肛孔均开口于第10节,肛孔两侧各有2根钩状毛,加上蛹末端6根钩状毛,共有10根钩状毛。;生物学特性; 成虫大约在黄昏或黄昏后活动,特别是在温暖宁静的夜晚。雌蛾通过释放一种信息素吸引雄蛾。二者一旦接触,雄蛾就用抱握器紧紧抱住雌蛾(Ferro and Akre, 1975)。交配可以持续八十分钟,时间长短依赖于雄蛾在此之前是否交配过。雌蛾通常在温暖的夜晚产卵(12-30℃),卵单个的产在发育中的果实和树叶上。一种信息素可能被储存在产卵处,以防止一处多次产卵。; 雌性成虫一生一般产大约250-300枚卵,产卵持续4-7天,最后一次产卵后大约4-5天死亡。卵的孵化期随温度变化而变化:15℃时需16-17天,20℃时需8-9天,25℃时需5-6天,30℃时需4-5天。幼虫孵出后,立即在幼果上挖洞并钻入其中。幼虫须经五次蜕皮,以果肉为食,之后爬出洞来。; 幼虫在树干的裂缝中吐丝成茧,另外也可在树皮下或者地面土块中。在苹果蠹蛾一年发生多个世代的地区,最早世代的幼虫相当一部分化蛹迅速。而对于最末的世代,苹果蠹蛾以幼虫越冬,在来年春天化蛹。在英国,如果条件合适,幼虫化蛹多发生在八月和九月初。; 在苹果树和梨树上,其幼虫经常通过花萼部钻入成熟中的果实,尽管钻蛀部位可在果实表面的任何部位。接着,幼虫钻蛀到果实的核心区,在果实表面留下一个显著的虫孔,虫孔边缘呈红色。当幼虫继续取食果实的果肉和种子时,这个虫孔将被排泄物(粪便)所阻塞。后来,一旦幼虫脱离这个果实,就会在表面留下一个相对较小的、未阻塞的虫孔。被蛀食的果实一般未成熟就过早的脱落,经常发生在“六月落果期”。一个幼虫一般只蛀食一个果实,一个果实很少被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幼虫蛀食。在一年发生两代或更多代的地区,危害一般更为严重。;危害特点 ;在新疆:苹果蠹蛾主要危害苹果、沙果、梨,其次是桃、杏。此虫以幼虫蛀食果实,横穿果肉形成“豆沙馅”。(陈卫民);;;;;总结:初步鉴定苹果蠹蛾所需的主要特征;几种常见蛀果类害虫的比较 ;2、幼虫特征: (1) 有臀栉:苹小、白小、梨小、李小 无臀栉:苹果蠹蛾、桃小、梨大、桃蛀螟; ;幼虫特征: (2)前胸K群2根毛:桃小、梨大、桃蛀螟 ;幼虫特征: (3) 趾钩单序:苹果蠹蛾、桃小、梨小、李小、苹小 趾钩2序:白小、梨大、桃蛀螟;;3、表面危害状: (1)果实表面堆积大量虫粪:苹果蠹蛾、梨大、白小; (2)流胶+“猴头果”:桃小; (3)“黑膏药”、表面无虫粪:梨小; (4)蛀孔处褐色干疤+少量虫粪:苹小; (5)流胶+表面褐色虫粪:桃蛀螟 (6)少量虫粪:李小。;苹果蠹蛾的监测;主要的监测手段: 1、诱捕器监测: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监测手段,利用苹果蠹蛾成虫对某些特殊理化成分(性信息素、果实芳香物质、糖蜜水溶液、光线)的趋性,设计专门的装置对其成虫进行诱捕。 2、抽样调查:依据统计学原理,从调查对象中选取一定数量的样本进行检查,通过样本检

文档评论(0)

zw404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