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设计中医临床课程概述.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如何设计中医临床课程概述

;我们遇到的问题;4、现在的学生与三十年前的大学生没法比? 5、科研对教师投入教学的冲击很大,教师的精力不足? 6、教务处要抓一下教学质量了? 7、要教师教学改革就要计工作量才行? 8、。。。。。。 9、。。。。。。。。。 10、。。。。。。。。。。。。 ;一、中医学习的特征;学习之道;学习中医药之道;要牢记“博学于文”、“行己有耻”两句古训。 要做到“经世致用”,“六经之旨与当世之务”有机结合,终至知行合一,不断丰富中医临床和科研、教学实践的学术内涵,提高中医服务能力。 ; 摘自高文《21世纪人类学习的革命》译丛总序;“明日医师”应有的学习及职业素养 Competency for “Tomorrow’s Doctors”;;; 教育应该较少地致力于传递和储存知识(不要过于夸大这一点),而应该更努力寻求获得知识的方法(学会学习)”。;有关认知规律研究的结果启示我们,知识的构建最终需要学习者自己主动完成。 高等院校教育中应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与能力,以确保学生毕业后继续完善知识结构,并能够不断获取新的、更全面的知识。 ;而目前,传统的课堂讲授依然是是最主要的教学方式。 ;;;Creating Significant Learning Experiences (Fink);Interactive Taxonomy;;线下辅助学习: 线下交流,面授答疑; 行动学习为本和团队学习共同体; 注重实践体验,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信息碎片化整合,培育学生学习兴趣,保持学习动力;;课程体系;中医学专业类课程;中药学专业类课程;通识类课程;网上教学案例;网上分组讨论;学生网上学习交流论坛;师生互动答疑;学生网上自测; 以上海高校课程中心(UCC)平台为例; 我校先后有《杏林探宝》、《中国功夫与经络》、《走近经络》、《什么是好医学》、《中医学的传承、渗透与发展》等课程入选上海市资源共享课。;;;;何裕民教授—从中医学看什么是好的医学;第一讲;严世芸教授—中医学的继承、渗透与发展;第一讲; 上述课程深受学生欢迎,选课学生数量位居上海市所有课程前列。其中,杨柏灿教授主讲的《杏林探宝—带你走进中药》被评为2013年度最受学生欢迎课程。;;;2013年5月,“中国大学生学生投入性学习(NESS-China)”调查结果表明,我校学生学业挑战度、师生互动、学习主动性三项指标均高于211院校得分水平,其中师生互动指标达到23.01,超过985 高校常模水平。; 学习者最终可以自由地学习,在需要的时候查找知识,并以创新的方式表达他们所学的东西。 CARL ROGERS, 学习的自由,1983年 ;*;*;*;c.落实具体课程学习目标和策略----以针灸学为例;;走出学习死亡谷!;e.围绕专业培养目标构建临床课程体系;;联系临床实际问题;基于职业胜任力培养的临床实训体系;确立“素质 + 能力”培养模式,在毕业临床实习过程中,将中医、西医临床技能进行课程化、模块化整合;融入中医辩证思维训练、医患沟通内容,强化临床专科操作技能;形成性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临床能力考核;基于中医经典研习的传承平台;摒弃以教师为中心、把学生当做知识灌输对象的传统教学模式,引入与国际化教育相衔接的教学理念与模式,探索中医药知识传承与探究式教学有效结合的新途径 ;在整个过程中,所有工作的实施与推动主要靠站在第一线的教学工作者。 所以教师在教育改革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育改革的成败关健在于教师教学理念的转变。 在信息技术、教育技术日新月异发展的今天,教师只有在思想上顺应时代要??、主动求变,才能保障教学改革的深入进行。;谢谢各位聆听!

文档评论(0)

yy55893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