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3.6清炒法
; 【拼音名】 Chōnɡ Wèi Zǐ
【英文名】 FRUCTUS LEONURI
【来源】本品为唇形科植物益母草Leonurus japonicus Houtt.的干燥成熟果实。秋季果实成熟时采割地上部分,晒干,打下果实,除去杂质。; ;火麻子;【别名】
麻子、麻子仁、麻仁、大麻子、大麻仁、冬麻子、火麻子、线麻子、黄麻仁
【处方用名】火麻子、炒火麻子
【来源】
为桑科植物大麻的种仁。秋、冬果实成热时,割取全株,晒干,打下果实,除去杂质。;【性状】
果实呈扁卵圆形,长3~5mm,宽3~4mm。表面灰褐色或灰绿色,有细微的白色或棕色网纹,顶端略尖,基部有圆形的果柄痕,两侧有棱,果皮薄而脆,易破碎。种皮暗绿色,胚弯曲,被菲薄胚乳。子叶与胚根等长,乳白色。富油性。气微,味淡,嚼后稍有麻千舌感。;【性味】甘;性平
【归经】脾经;胃经;大肠经
【毒性】
误食一定数量之火麻仁(炒熟者),可发生中毒。据报道,大多在食火麻仁后1~2小时内发病,最长12小时,中毒程度之轻重与进食量的多少成正比。临床症状表现为恶心,呕吐、腹泻、四肢发麻、烦躁不安、精神错乱、手舞足蹈、脉搏增速、瞳孔散大、昏睡以致昏迷。
解救方法:经洗胃、补液及一般对症治疗,均在1~2天内症状先后消失而愈,无1例死亡。;【功能主治】
润燥,滑肠,通淋,活血。治肠燥便秘,消渴,热淋,风痹,痢疾。月经不调,疥疮,癣癞。生火麻仁润肠通便,但有小毒,不宜多服。炒火麻仁毒性降低。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0~15克;或入丸,散。
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水洗。;【注意】
1.脾胃虚弱者慎用。
2.《本草经集注》:畏牡蛎、白薇,恶茯苓。
3.《食性本草》:多食损血脉,滑精气,妇人多食发带疾。
4.《本草从新》:肠滑者尤忌。
;白果;【别名】白果仁
【处方用名】白果仁、炒白果仁
【来源】本品为银杏科植物银杏(白果树、公孙树)Ginkgo biloba L.的干燥成熟种子。秋季种子成熟时采收,除去肉质外种皮,洗净,稍蒸或略煮后,烘干。;【性状】
本品略呈椭圆形,一端稍尖,另端钝,长1.5~2.5cm,宽1~2cm,厚约1cm。表面黄白色或淡棕黄色,平滑,具2~3条???线。种皮(壳)骨质,坚硬。内种皮膜质,种仁宽卵球形或椭圆形,一端淡棕色,另一端金黄色,横断面外层黄色,胶质样,内层淡黄色或淡绿色,粉性,中间有空隙。无臭,味甘、微苦。;【炮制】 白果仁:取白果,除去杂质及硬壳,用时捣碎。
炒白果仁:取净白果仁,照清炒法炒至有香气,用时捣碎。
【性味】甘、苦、涩,平;有毒。
【归经】归肺经。
【功能主治】敛肺定喘,止带浊,缩小便。用于痰多喘咳,带下白浊,遗尿尿频。生白果有毒。炒白果仁毒性降低,能敛肺定喘,止带浊,缩小便,但不可过量。;【用法用量】 4.5~9g。
【注意】生食有毒。
【备注】服用过量中毒,可出现发烧、呕吐、腹泻、惊厥、抽搐、肢体强直、皮肤青紫、瞳孔散大、脉弱而乱,甚者昏迷不醒。解救方法:可洗胃,导泻,服鸡蛋清,活性炭,并对症处理:如皮肤青紫可给氧气或人工呼吸;出现抽搐可给镇静剂,遇有昏迷可吸入氨水,注射兴奋剂。;九香虫;【来源】
本品为蝽科昆虫九香虫Aspongopus chinensis Dallas 的干燥体。11月至次年3 月前捕捉。置适宜容器内,用酒少许将其闷死,取出阴干;或置沸水中烫死,取出,干燥。
【处方用名】九香虫、炒九香虫;【性状】本品略呈六角状扁椭圆形,长1.6~2cm,宽约1cm。表面棕褐色或棕黑色,略有光泽。头部小,与胸部略呈三角形,复眼突出,卵圆状,单眼1对,触角1对各5节,多已脱落。背部有翅2对,外面的1对基部较硬,内部1对为膜质,透明;胸部有足3对,多已脱落。腹部棕红色至棕黑色,每节近边缘处有突起的小点。质脆,折断后腹内有浅棕色的内含物。气特异,味微咸。
;【炮制】 九香虫:除去杂质。
炒九香虫:取净九香虫,照清炒法炒至有香气。
【性味】咸,温。
【归经】归肝、脾、肾经。
【功能主治】理气止痛,温中助阳。用于胃寒胀痛,肝胃气痛,肾虚阳痿,腰膝酸痛。
【用法用量】 3~9g。
【贮藏】置木箱内衬以油纸,防潮、防蛀;蒺藜;【拼音名】 Jí Lí
【英文名】 FRUCTUS TRIBULI
【别名】刺蒺藜、白蒺藜、硬蒺藜
【处方用名】蒺藜、炒蒺藜、盐蒺藜
【来源】本品为蒺藜科植物蒺藜Tribulus terrestris L. 的干燥成熟果实。秋季果实成熟时采割植株,晒干,打下果实,除去杂质。;【性状】
本品由5个分果瓣组成,呈放射状排列,直径7~12mm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