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CH3电气控制系统的设计概论
第3章 电气控制系统的设计; 第一节 电气控制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 第一节 电气控制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2.在满足要求的前提下,使控制系统简单、经济、合理、便于操作、维修方便、安全可靠;a) 实际接线图;(3)尽量减少电器元件的品种、数量和规格;(4)尽量减少电器元件触点的数目;(4)尽量减少电器元件触点的数目;利用逻辑代数进行化简 ; 利用逻辑代数进行化简 ;(5)尽量减少通电电器的数目;3. 确保控制电路工作的可靠性;(4)在控制电路中控制触点应合理布置;(6)避免触点“竞争”、“冒险”现象
竞争:当控制电路状态发生变换时,常伴随电路中的电器元件的触点状态发生变换。由于电器元件总有一定的固有动作时间,对于一个时序电路来说,往往发生不按时序动作的情况,触点争先吸合,就会得到几个不同的输出状态,这种现象称为电路的“竞争”。
冒险:对于开关电路,由于电器元件的释放延时作用,也会出现开关元件不按要求的逻辑功能输出,这种现象称为“冒险”。;4. 确保控制线路工作的安全性;3.3 电气控制设计的基本内容; 2. 电气工艺设计内容
设计电气设备的总体配置,绘制总装配图和总接线图
绘制各组件电器元件布置图与安装接线图,标明安装方式、接线方式
编写使用维护说明书;3.4 电气控制系统设计步骤;3.5 电气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电气控制电路设计方法;分析设计法的基本特点;一、冷库氨泵的电气控制;(一)基本控制电路设计;(二)信号控制电路设计;(三)信号报警电路设计;(三)信号报警电路设计;(四)完善电路设计;(四)完善电路设计;1.接触器;4.中间继电器;(一)横梁升降机构的工艺要求;(二)电气控制电路设计过程;(二)电气控制电路设计过程;3.5.1 分析设计法;3.5.1 分析设计法;3.5 电气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3.5.2 逻辑设计法; 二、预备知识
(一)状态变量的假定
输入量:
触点A=1,表示触点动作(常开触点闭合、常闭触点断开)
触点A=0,表示触点复位(常开触点断开、常闭触点闭合)
输出量:
线圈K=1,表示线圈通电。
线圈K=0,表示线圈失电。;(二)基本逻辑表达式与控制电路;2、“或”电路;3、“非”电路;4、时序电路;5、吸收率 A+A·B=A, A·(A+B)=A
A+A·B=A+B, A+A·B=A+B;三、组合逻辑电路设计;设计举例;2、状态表;四、时序逻辑电路设计;设计举例——机械动力滑台控制线路;2、确定状态变量
主令元件:
SB1—启动;
SQ1—原位;
SQ2—工进位;
SQ3—末位。
执行元件:
KM1—快进;
KM3—快退;
KM2—工进。;3、列出状态表,并确定状态转换的激励信号;4、列出执行元件的逻辑表达式
方法a:写出执行元件的所有逻辑组合,然后再化简。例如对KM1有:
KM1=(SB1+KM1)·SQ1·SQ2·SQ3·KM2·KM3
= (SB1+KM1)·SQ2
方法b:根据激励信号直接写出最简式,如:
KM1=(SB1+KM1)·SQ2
其中:SB1为起动激励信号,SQ2为停止激励信号,KM1的自锁触点实现记忆功能。
同理可得:KM2=(SQ2+KM2)·SQ3
KM3=(SQ3+KM3)·SQ1;5、绘制基本电路控制线路;3.5.2 逻辑设计法;(二)具有正反向工作进给的控制线路;2、确定状态变量
主令元件:SB1—起动;SQ1—原位;SQ2—工进位;SQ3—末位。
执行元件:KM1—进;KM3—退;KM2—加速。
中间记忆单元:KA1、KA2、KA3、KA4分别对应4个工作状态,快进、工进、反向工进、快退。
3、列出状态表,并确定状态转换的激励信号。;动作状态表;4、列出执行元件的 逻辑表达式并化简
对本例直接借助于激励信号写出的逻辑表达式无法达到两两区分的目的,例如:
KM1=(SB1+KM1)·SQ3
KM3=(SQ3+KM3)·SQ1
KM2=(SB1+KM2)·SQ2+(SQ2+KM2)·SQ1
显然,KM2的表达式不成立。因此要借助于中间记忆单元。
KM1=KA1+KA2
KM2=KA1+KA4
KM3=KA3+KA4; 对于中间记忆单元有多种设计方法,在此,是采用步进控制的方法。即
KAi=(KAi-1·Ci+KAi)·KAi+1
上式中:
KAi-1·Ci为起动条件, 其中KAi-1确保步进继电器依次动作,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03 八年级上册(下)-部编版初中语文文言文对比阅读(解析版).docx VIP
- 寿光模式课件.pptx
- (高清版)DG∕TJ 08-2038-2021 建筑围护结构节能现场检测技术标准.docx VIP
- 苏少版四年级上册音乐 2.2丰收之歌 打麦号子 课件(共21张PPT)(含音频+视频).ppt VIP
- Siemens西门子工业SINUMERIK Integrate Create MyHMI 3GL (安装) SINUMERIK Integrate Create MyHMI 3GL (安装)使用手册.pdf
- 产业园物业管理的重点和难点.docx VIP
- 大学竞选心理委员ppt模板.pptx VIP
- 2025年南京市中考语文试题卷(含答案解析).docx
- 药物疗法 口服给药法(基础护理课件).pptx
- 2025年京东常温奶行业白皮书doc.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