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S5U解析】广东省汕头市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VIP

【KS5U解析】广东省汕头市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KS5U解析】广东省汕头市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

广东省汕头市2015-2016学年高二下期期末考试 历史试题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 1.孟子认为井田制破坏以后,便会出现“老弱转于沟壑,壮者散而之四方”的情形。因此他认为必须有恒产才有恒心,无恒产就无恒心,认为恢复井田制就能保证农民的恒产和恒心。这体现了孟子 A.回归森严礼乐等级的政治理想 B.维护私有土地制度的个人诉求 C.调整土地政策维护秩序的主张 D.实行重农抑商政策的迫切愿望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先秦儒家思想。孟子认为有一定的财产收入的人,才有一定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没有一定的财产收入的人,便不会有一定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他想说明让百姓拥有稳定的产业和收入,从而安居乐业,这样就具有稳定不变、比较平和的思想,从而保持社会稳定,这是一个国家长治久安的强国之策。材料没有体现礼乐等级,故A项错误;井田制是奴隶主土地国有制,故B项错误;C项与材料“认为恢复井田制就能保证农民的恒产和恒心”相符合,故正确;材料没体现重农抑商,故D项错误。 ? 2.东汉初年,光武帝把具体的权力交给“官小权大”的尚书台,而三公虽地位较高,秩禄万石,却不能管理具体的事务,仅可“坐而论道”。这一举措 A.丰富了古代国家治理手段 B.激化了皇权与相权间的矛盾 C.打击了贵族地主等级观念 D.完善了官僚队伍的选拔制度 【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从材料“把具体的权力交给尚书台,三公仅可‘坐而论道’”可得出尚书台已成为中央决策机构,而三公没有了实际权力,这说明中枢机构即中央政治制度在发生变化,故A项正确;历史上相权本来就是因服务皇权而设,所以加强皇权削弱相权,不会激化二者矛盾,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权力的转移,没有反映出等级观念和官僚队伍的选拔问题,故C、D两项错误。 ? 3.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朝律规定“子贼杀、殴伤父母枭首,骂詈(斥骂)父母弃市”。北朝律规定,子孙杀父祖处以车裂的极刑,而父祖杀子孙用刀刃者五岁刑,殴杀者四岁刑,卖子一岁刑。”这反映出 A.南北方经济水平相近 B.轻罪重罚的法家思想 C.以礼入法的刑罚理念 D.乱世重典的雷霆手段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儒家思想。材料反映的是以尊卑长幼为刑罚轻重等级,反映了儒家伦理纲常对法律的渗透,故C项正确;B、D两项错误;材料只是法律规定,反映不出经济发展状况,故A项错误。 ? 4.汉代丝绸之路起自长安,经河西走廊与西域地区进行经贸往来;唐安史之乱后,陆上丝绸之路因战乱时断时续;南宋时期,广州、泉州、明州(今宁波)、杭州等地的海上对外贸易走向兴盛。这种变化趋势反映了 A.东南沿海文化影响力上升 B.古代中国经济重心的南移 C.统治者对外政策渐趋开放 D.造船航海技术的不断提高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区域经济重心的南移。根据材料“自长安,经河西走廊与西域地区”“广州、泉州、明州(今宁波)、杭州”可得出代中国经济重心的南移,故B项正确;A项没有体现变化趋势,故排除;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都属于对外开放,故C项错误;D项也没有体现变化趋势,故排除。 ? 5.北宋副宰相张方平在论及地方武职官员任职状况时感叹说:“地形山川未及知,军员仕伍未及识,吏民士俗未及谙,已复去(再度离任)矣!”材料表明当时 A.事权分割导致宰相无所事事 B.重文轻武造成武将碌碌无为 C.强干弱枝致使人事变动频繁 D.中央集权强化终结地方分裂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材料反映的是地方武职官员任职状况,故A项错误;材料“地形山川未及知,军员仕伍未及识,吏民士俗未及谙,已复去(再度离任)矣”反映的是地方武职官员任职时间短,即人事变动频繁,故B项错误;C项正确;仅从地方武职人员的任职情况不能得出中央集权强化终结地方分裂,故D项错误。 ? 6.下图是《明史·列女传》中的一段记述,对此段记述的评价曰:“然至性所存,伦常所系,正气之不至于沦澌!”这说明了当时 A.商品经济发展导致社会风气败坏 B.封建礼教高度强化束缚民众思想 C.儒家纲常成为官方史学价值标准 D.明清进步思潮改变社会价值取向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宋明理学。本段记述反映了女子以死殉节,不能叫社会风气败坏,故A项错误;本段记述只是反映了封建礼教对妇女的束缚,故B项错误;明史作为官方史学对妇女以死殉节给予高度评价,说明儒家纲常成为官方史学价值标准,故C项正确;明清进步思潮批判理学对人性的束缚和压抑,故D项错误。 ? 7.清代乾隆以前银钱比价为1:1000以内,但至道光年间,银钱比价已高达1:1700左右。这种“银贵钱贱”的变化主要是由于 A.中国对外贸易处于优势地位 B.海禁政策导致中西贸易萧条 C.重农抑商政策限制白银流通 D.鸦片走私造成白银不断外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langhua201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