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模块九 ;模块九 劳动争议预防和处理应用技能 ;项目1 集体谈判应用技能 ;工会的含义:在对工会进行的科学研究中,最经典、最经常被引用的工会定义,是西德尼·韦布与比阿特丽斯·韦布在《英国工会史》一书指出的:“工会是由工人组成的旨在维护并改善其工作条件的连续性组织”。 ;维护职能:工会是代表和维护劳动者权益的组织,它以维护劳动者的经济利益和经济活动为基础,各国劳动法律一般都明确规定了工会的这一基本职能。
教育职能:工会组织职工参与单位的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提高职工科学技术文化、思想道德水平的重要作用。
监督职能:工会享有监督权利,要对单位落实职工民主管理权利和依法经营管理的状况进行监督。
协调职能:劳资双方的利益追求存在着对立性,劳资纠纷最终难以避免;工会作为劳动者的利益代表,承担着与管理方进行??通和协调的职能,在调解劳动纠纷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制衡职能:工会作为一个独立的利益主体,它的制衡作用不仅体现在集体谈判中,在国家有关劳动立法方面,政府也要与最有代表性的工会组织和雇主组织进行协商。
;我国制定了专门的《工会法》。2001年《工会法》明确规定了工会的性质、活动准则,工会的权利和义务、经费和财产等内容,为工会开展活动以及企业处理与工会的关系提供了法律准则。
;工会的法律保护 ;课堂应用训练 ;企业操纵工会的行为风险及应对措施 ;企业操纵工会的行为风险及应对措施 ;项目1 集体谈判应用技能 ;集体谈判的起源 ;集体谈判的概念;集体谈判内容;集体谈判的代表 ;集体合同和专项集体合同 ;集体谈判和集体合同的法律保障 ;集体谈判和集体合同的法律保障 ;课堂应用训练 ;集体谈判的邀请
《集体合同规定》第32条规定,集体协商任何一方均可就签订集体合同或专项集体合同以及相关事宜,以书面形式向对方提出进行集体协商的要求。
一般由工会代表员工向企业提出集体谈判的邀请,未建工会的由员工代表提出集体谈判的邀请,集体谈判的邀请详见实战文本范例9-1《企业工会开展工资集体协商要约书》。
一方提出进行集体协商要求的,另一方应当在收到集体协商要求之日起20日内以书面形式给以回应,无正当理由不得拒绝进行集体协商。详见实战文本范例9-2《关于对企业工会开展工资集体协商的复函 》
;集体谈判的过程 ;双方达成合同草案
《集体合同规定》第36条规定,经双方协商代表协商一致的集体合同草案或专项集体合同草案应当提交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
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集体合同草案或专项集体合同草案,应当有三分之二以上职工代表或者职工出席,
;双方签署正式合同
《集体合同规定》第37条规定,集体合同草案或专项集体合同草案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者职工大会通过后,由集体协商双方首席代表在正式集体合同案或专项集体合同上签字。
第38条规定,集体合同或专项集体合同期限一般为1至3年,期满或双方约定的终止条件出现,即行终止。
;集体谈判的结果
在谈判过程中,如果双方经讨价还价,达不成共识,双方就会形成僵持局面。这是由于一方的要求大大超过对方的底线。
僵局出现后,需要第三方的介入,进行调解、仲裁、诉讼,也可能发生罢工或关闭工厂。
如果集体谈判达成共识,或调解、仲裁、诉讼结果要求双方签订集体合同或专项集体合同,则进入集体合同审查环节。
《集体合同规定》第42条规定,集体合同或专项集体合同签订或变更后,应当自双方首席代表签字之日起10日内,由用人单位一方将文本一式三份报送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查。
集体合同审查
劳动部门对报送的集体或专项集体合同应当办理登记手续。集体合同审查时,需要向劳动部门提交的资料如下:;集体谈判及签订集体合同的法定程序及文本应用 ;模块九 劳动争议预防和处理应用技能 ;项目2 劳动争议应用技能;劳动争议的基本知识 ;劳动争议的基本知识 ;劳动争议协商的基本知识 ;劳动争议协商的基本知识 ;劳动争议调解的基本知识 ;劳动争议调解的组织 ;劳动争议调解的组织 ;劳动争议调解的其他法律依据 ;课堂应用训练 ;劳动争议调解的法定程序及文本应用 ;劳动争议调解的法定程序及文本应用 ;劳动争议调解的法定程序及文本应用 ;项目2 劳动争议应用技能;仲裁定义
仲裁是我国处理劳动争议的主要形式,又称“公断”,由当事人双方以外的第三者对民事、经济、劳动等争议作出裁决。
仲裁分类
专业领域角度:民事、仲裁、涉外经济贸易和海事仲裁;
执行机构性质角度:民间仲裁和国家仲裁。
劳动仲裁内含
指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对当事人申请仲裁的劳动争议居中公断与裁决。
劳动仲裁属国家仲裁,裁决的执行获得国家强制力保障。
而国家仲裁是由国家授权的专门仲裁机关行使国家仲裁权,对当事人之间的争议依法进行仲裁。 ;《劳动法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