蛙泳教学法.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蛙泳教学法

蛙泳教学法;第一节 蛙泳技术;一、蛙泳技术的发展演变;在1896年第1届现代奥运会的自由泳比赛中,运动员们游的都是各式各样的蛙泳或蛙式蹬腿、爬式划水的 “特拉金式”自由泳。其后,其他泳式逐渐发展起来,尤其是上下打腿的爬泳技术的出现,大大提高了游泳竞赛的水平。蛙泳则因速度较慢而处于明显不利的地位。到1904年第3届奥运会时,蛙泳成了一个独立的比赛项目。;德国运动员创造一种被称为“平航式”蛙泳,并且在20世纪10~20年代多次刷新了蛙泳的世界纪录。;在1952年第15届奥运会上200米蛙泳比赛中,全部运动员都采用了蝶式蛙泳,因此传统蛙泳面临着绝迹的危险。;1952年第15届奥运会后,国际游联作出决定,把蝶式蛙泳从蛙泳中分离出来作为一个独立的竞赛项目,称为“蝶泳”。从此,蛙泳技术又重新得到恢复和发展。;出于保护运动员的健康和便于观众观赏、活跃赛场气氛的考虑,第16届奥运会之后,国际游联修改了规则,对潜水蛙泳作了限制,规定除了在出发和转身后允许做一次长划臂和一次蹬腿的潜泳动作外,在整个游程中头部的一部分必须始终露出水面。从此,各国运动员相继在原有技术的基础上,结合个人特点发挥己之所长,改进传统蛙泳,形成了众多的蛙泳流派。; 1957年,我国运动员戚烈云采用“高航式”蛙泳技术,率先打破了国际泳联新规定的100m蛙泳世界纪录,成了我国第 1个游泳世界纪录创造者。; 1958~1959年间,我国运动员穆祥雄采用“半高航式”蛙泳技术,先后3次打破了100m蛙泳的世界纪录。; 1960年,我国运动员莫国雄采用“平航式”蛙泳技术,再次刷新了100m蛙泳世界纪录。;1961年,美国运动员切特·贾斯特仑斯基用一种窄划水、窄蹬腿、晚吸气、快频率的“活塞式蹬水”技术刷新了蛙泳世界纪录。这种技术突破了蛙泳以腿为主的概念,强调臂、腿并重,窄收窄蹬,加快频率。这种技术给后来蛙泳的发展以很大的启示。;我国优秀女子运动员黄晓敏用一种“冲潜式”蛙泳技术在1988年第24届奥运会上获得200m蛙泳比赛的银牌。;二、蛙泳技术分析;(一)身体姿势; 在游进过程中,身体位置会按一定节奏上下起伏。在划水和抬头吸气时,上体会向前上方抬起,肩和背部的一部分上升露出水面,此时躯干与水面的角度较大。; 对于初学蛙泳者,不宜过分追求在划水和吸气时拉高身体的动作。如果抬头过高或过分挺胸,会造成下肢下沉,迎角增大,使身体在前进方向上的投影截面增大,身体形状变差,从而增大游进时的水阻力。 ;(二)腿部技术; 收腿:收腿时,腿部肌肉略为放松,大腿自然下沉,两膝开始弯屈并逐渐分开,小腿和脚跟在大腿后面向前运动。踝关节放松,脚底基本朝上,脚跟向前收的过程中要落在大腿的投影面内,以避开迎面水流,减小收腿的阻力。收腿动作应柔和,不宜太用力。在收腿的过程中臀部略下降。; 许多优秀运动员收腿时大腿的动作幅度变小,收腿结束时大腿与躯干的夹角增大至150° 左右,小腿更加靠近臀部。这种技术收腿的动作较快,有利于加快动作频率,同时有利于减小收腿时的水阻力。 ; 翻脚:当收腿使脚跟接近臀部时,大腿内旋,两膝稍内扣,小腿向外张开,两脚背屈使脚掌勾紧向外翻开,脚尖转向两侧,使小腿和脚的内侧面向后,形成良好的对水面,为蹬夹动作做好准备。; 翻脚实际上是收腿的结束动作和蹬腿的开始动作。不是收好腿再翻脚,翻好脚再蹬腿,而是在收腿接近完成时就开始翻脚,翻脚快完成时就开始蹬腿,在蹬腿的开始阶段继续完成翻脚。; 蹬腿:蹬腿是在翻脚即将完成时开始的。由于翻脚的惯性,脚在后蹬的开始阶段是继续向外运动,完成充分的翻脚。随后由腰腹和大腿发力,依次伸展下肢各关节,两脚转为向后向内运动并稍下压,直至两腿蹬直,完成弧形的鞭状蹬夹。; 蹬腿时,下肢各关节的伸展顺序是保持最大对水面的决定因素。正确的顺序是,先伸髋关节,后伸膝关节,最后伸踝关节,直至两腿伸直并拢。蹬夹开始时,主要是大腿向后运动,膝关节不宜过早伸展,以使小腿尽量保持垂直对水的有利姿势,避免出现小腿向下打水的错误。在蹬夹过程中,脚应保持勾脚外翻姿势;在蹬夹将近结束时,脚掌才内旋伸直,完成最后的鞭水动作。如果先伸踝关节,则会破坏翻脚所形成的良好对水面,形成用脚尖蹬水的错误。; 在蹬腿过程中,脚相对于静止的水的运动轨迹是一条复杂的三维曲线,既有向后的运动,又有向外、向内、向下的运动,水对腿部动作的反作用力f 由蹬腿升力 l和蹬腿阻力d构成。; 滑行:蹬腿结束后,腿处于较低的位置,脚距离水面约为30~40cm。此时两腿伸直并拢,腰、腹、臀及腿部的肌肉保持适度紧张,使身体成良好的流线型向前滑行,准备开始下一个腿部动作周期。;(三)臂部技术; 外划:外划是从两臂前伸并拢、掌心向下的滑行姿势开始的。

文档评论(0)

cbf9679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