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发芽法资料.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8.2发芽法资料

第二节 发 芽 法;二、目的 产生新的功效,扩大用药品种??如谷芽、麦芽、大豆黄卷。 ;三、操作方法: 选种——浸泡——发芽——干燥。 1.选种:应取新鲜、成熟、饱满的果实或种子,要求发芽率在85%以上 2.温度:18~25℃之间, 3.湿度:42%~45%,每日喷淋清水数次,保持湿润, 4.发芽:芽长出0.5~1cm左右时。    ;四、注意事项 1.选种 2.浸泡时间 3.发芽条件:温度和湿度、空气与氧等 4.发芽的标准 5.防止霉变 ; 麦 芽 ?? 【别名】大麦芽 ?[处方用名] 麦芽、大麦芽、炒麦芽、焦麦芽 [来源] 本品为禾本科植物大麦Houdenum vulgare L.的成熟果实经发芽干燥而得。 ? [历史沿革] 现主要有炒黄、炒焦等炮制方法。;【性状】本品呈梭形,长8~12mm,直径3~4mm。表面淡黄色,背面为外稃包围,具5脉;腹面为内稃包围。除去内外稃后,腹面有1条纵沟;基部胚根处生出幼芽及须根,幼芽长披针状条形,长约0.5cm。须根数条,纤细而弯曲。质硬,断面白色,粉性。无臭,味微甘。 ;【鉴别】取本品10g,研碎,加无水乙醇30ml,超声处理40分钟,滤过,滤液加50%氢氧化钾溶液1ml,加热回流15分钟,置冰浴中冷却5分钟,移置分液漏斗中,用水20ml分次洗涤容器,洗液并入分液漏斗中,用石油醚(30~60℃)振摇提取3次,每次10ml,合并石油醚层,置45℃水浴上挥干,残渣加醋酸乙酯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麦芽对照药材10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0μl,分别点于同一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黏合剂的硅胶G薄层板上,以苯-氯仿(1: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含15%硝酸的50%乙醇溶液,在100℃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炮制方法] 1.麦芽——净大麦,清水浸泡6-7成透,捞出,置能排水容器内,盖好,每日淋水2-3次,保持湿润,待叶芽长至0.5cm时,取出干燥即得。 2.炒麦芽——麦芽,文火加热,不断翻动,炒至表面棕黄色,鼓起并有香气时,取出晾凉,筛去灰屑。 3.焦麦芽——取麦芽用中火加热,炒至有爆裂声,表面呈焦褐色,鼓起,并有焦香气时,取出晾凉,筛去灰屑。;【性味】甘,平。 【归经】归脾、胃经。 【功能主治】行气消食,健脾开胃,退乳消胀。用于食积不消,脘腹胀痛,脾虚食少,乳汁郁积,乳房胀痛,妇女断乳。 生麦芽:健脾和胃,疏肝行气。用于脾虚食少,乳汁郁积。 炒麦芽:行气消食回乳。用于食积不消,妇女断乳。 焦麦芽:消食化滞。用于食积不消,脘腹胀痛。 【用法用量】 9~15g;回乳炒用60g。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大 豆 黄 卷 [处方用名] 大豆黄卷、大豆卷、豆黄卷、豆卷、清水豆卷、制豆卷 ? [来源] 本品为豆科植物大豆Glycine max(L.) merr.的成熟种子经发芽干燥而得。 ? [历史沿革] 现主要有炒制、淡竹叶与灯心草制等炮制方法。;【性状】干燥种子呈椭圆形,稍扁,长0.7~1.2厘米,直径5~7毫米,种皮黑褐色或紫褐色,有横向皱纹或纵裂,多数破裂,露出黄白色的子叶。子叶两片,肥厚;胚根细长,伸出于种皮之外,长5~10毫米,极弯,淡褐色,硬脆易断。气无,味淡,有油腻感。以粒大饱满、色黑褐、有皱纹及短芽者为佳。 ;[炮制方法] 1.大豆黄卷——净大豆,清水浸泡至表面起皱,捞出,置能排水容器内,盖湿布,每日淋水2-3次,保持湿润,待叶芽长至0.5-1cm时,取出干燥即得。 2.制——取灯心草、淡竹叶置锅内,加入适量清水煎煮两次(每次30-60分钟),过滤去渣,药汁与净大豆黄卷共置锅内用文火加热,煮至药汁被吸尽,取出干燥。 大豆黄卷:灯心草:淡竹叶=10:1:2 3.炒大豆黄卷——用文火加热,较原色稍深,取出晾凉。;[炮制作用] 生品——清热利湿,清解表邪的作用,用于夏月感冒、暑湿、湿温。 制——宣发作用减弱,清热利湿作用增强。 炒——解表作用极弱,长于利湿舒筋,兼益脾胃,适用于湿痹,水肿胀满。;【用法用量】 5钱~1两。 【注意】无湿热者忌用。 【备注】(1)用于湿温、暑湿初起,发热、恶寒、身重、胸闷、苔腻等症。豆卷为发表之轻剂,外可透发表邪、内可化除水湿,用于湿热兼有表症者,常与藿香、佩兰等配合应用。 (2)用于湿热内蕴、发热烦燥、胸闷不舒、身重体痛等症。豆卷善于通达宣利,用于湿温、暑湿等湿热病症,每与茯苓、滑石、黄芩等配合应用。 ;谷芽;【性状】本品呈类圆球形,直径约2mm,顶端钝圆,

文档评论(0)

LOVE爱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341224344000002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