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必修2第九单元第2讲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江苏省郑梁梅高级中年度高三历史一轮复习教学案
PAGE
PAGE 5
必修二第五单元
第22讲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2012年考试说明]
??? (1)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
??? 动荡中变化的近代社会生活;新中国社会生活的新风尚。
??? (2)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
近代以来铁路公路以及交通工具的发展;交通和通讯工具的变革(删与发展)。
(3)大众传媒的发展
??? 近代以来具有代表性的报刊及其对中国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影视事业发展的标志性事件;互联网的兴起。
[知识网络]
[命题研究]
命题思想一 隐含社会热点
题点 “天宫一号”升空与大众传媒
1.2011年9月30日,中国“天宫一号”飞船成功升空,中国迈出了组建太空实验室的第一步。全国10亿人口通过电视新闻同步观看了发射全过程。这说明 ( )
A.普通大众与艺术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近
B.电视作为大众媒体,为人们获取信息提供了便捷方式
C.电视在社会经济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D.电视给观众带来更具冲击力的视觉享受
命题思想二 紧扣主干知识和核心概念
题点 主干知识——物质生活变迁
2.网络歌词:“我赚钱啦赚钱啦,我都不知道怎么去花,我左手买个诺基亚,右手买个摩托罗拉,我移动联通小灵通,一天换一个电话号码……。”与此现象关联密切的技术进步是 ( )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 B.通讯技术的发展进步
C.卫星广播电视的推广 D.国家“菜篮子工程”推广
题点 主干知识——网络普及
3.2011年6月19日,上海书展上发现一本汇集
近千个如“达人”、“杯具”、“云计算”等
新词的“潮词语录”,媒体称为“新新文明现
象”。与此现象关联密切的是 ( )
A.汽车的应用 B.网络的普及
C.广播电视的推广 D.报纸的影响
命题思想三 凸显新史观、新价值观
题点 社会史观
4.下列不同历史时期结婚礼仪的场景,从社会史观的视角向世人展示了 ( )
A.社会生活变迁的见证 B.政治巨变的见证
C.率先跨入小康生活的见证 D.逐步走向市场经济的见证
命题思想四 运用新材料、创设新情境
题点 运用所学知识解读新闻热点
5.2011年受媒体关注最热的名词是“我爸是李刚”、“我舅是局长”、“李双江之子打人事件”、“动车‘轻微’碰撞”等,这突出反映了 ( )
A.国家民主政治的发展和完善
B.政府对个人和集团势力实行的制约
C.第三次科技革命成果带来的负面影响
D.报刊、网络和电视新闻媒介监督作用的大大增强
课时规范训练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今年六十五岁的奶奶经常对小孙子唠叨起自己儿时的生活境况,奶奶的唠叨中不可能有
( )
A.“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
B.“人人一身蓝,购布认票不认人”
C.“服装广告艺术表演班招生”
D.“宁可不吃肉也不去排队”
2.饮食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人在研究新中国成立后的饮食文化后说:“60年代讨饭吃;70年代有饭吃;80年代选饭吃;90年代好饭吃。”下列史实与材料中所反映的现象有关的是 ( )
①“大跃进” ②人民公社化运动 ③改革开放 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历史变迁往往可以通过一些社会生活细节来反映。下列选项中能反映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是 ( )
A.粮票―→股票 B.大人―→先生
C.法币―→人民币 D.臣民―→公民
4.学习历史可以用想象的方法来“重建”历史场景。假如你生活在1913年的中国,可能会看到以下哪一情形 ( )
A.唐胥铁路开通场面
B.街上路人互行脱帽鞠躬礼
C.《申报》上刊登北伐的消息
D.李大钊发表《庶民的胜利》的演说
5.徐珂《清稗类钞》记述:“先由男子陈志愿于父母,得父母允准,即延介绍人约期订邀男女会晤,男女同意,婚约始定。”这反映晚清婚俗的变化是 ( )
A.媒妁之言控制婚约缔定 B.婚姻尊重当事人的意愿
C.婚姻听凭父母安排 D.婚姻仪式简约文明
6.男女平权,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阴阳合历,你过你的年,我过我的年。上述材料反映了 ( )
A.洋务运动中的新气象
B.戊戌变法产生的社会变化
C.民国初年的社会风貌
D.中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