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1章 电子信息技术发展史;1.1 电的发现与发展;1.1.1 电的发现;;;●大约在1660年,马德堡的盖利克发明了第一台摩擦起电机。他用硫磺制成形如地球仪的可转动球体,用干燥的手掌摩擦转动球体,使之获得电。;2) 伽伐尼青蛙实验
● 1780年,意大利的解剖学家伽伐尼(图1-3)偶然观察到与金属相接触的蛙腿发生抽动。它在实验室解剖青蛙,把剥了皮的蛙腿,用刀尖碰蛙腿上外露的神经时,蛙腿剧烈地痉挛,同时出现电火花(如图1-4)。 ;3)库仑扭秤
●很久以前,人们已经知道电荷只有两种,同种电荷互相排斥,不同电荷互相吸引。但是这种相互排斥或吸引的力非常小,难以测量,2000多年来人们始终无法了解这种力的规律。
;●这种相互吸引的或排斥的力,与两个小球所带电量的乘积成正比,与两个小球之间距离的平方成反比。库仑用自己发明的扭秤建立了静电学中著名的库仑定律,为了纪念这位探索电的先驱,人们把电量的单位称为“库仑”。;4) 莱顿瓶与伏打电堆
●1745年,荷兰莱顿大学的物理学教授穆申布鲁克发明了能保存静电的莱顿瓶。
●莱顿瓶是一个玻璃瓶,瓶的外面和瓶内均贴上像纸一样的银箔,把摩擦起电装置所产生的电用导线引到瓶内的银箔上面,而把瓶外壁的银箔接地,这样就可以使电在瓶内聚集起来(图1-7)。;●如果用一根导线把瓶内的银箔和瓶外壁的银箔连接起来,则产生放电现象,引起电火花,发生响声,并伴随着一种气味。
;;●18世纪后期电学的另一个重要的发展是意大利物理学家伏打(图1-8)发明了电池,在这之前,电学实验只能用摩擦起电机的莱顿瓶进行,而它们只能提供短暂的电流。
;;●电流是两种不同金属插在一定的溶液内并构成回路时产生的,而肌肉提供了这种溶液。基于这一思想,1799年,他制造了第一个能产生持续电流的化学电池,其装置为一系列按同样顺序叠起来的银片、锌片和用盐水浸泡过的硬纸板组成的柱体,叫做伏打电堆(图1-9)。;;;5)富兰克林风筝实验
●莱顿瓶的发明使物理学第一次有办法得到很多电荷,并对其性质进行研究。
●1746年,英国伦敦一名叫柯林森的物理学家,通过邮寄向美国费城的本杰明.富兰克林赠送了一只莱顿瓶,并在信中向他介绍了使用方法,这直接导致了1752年富兰克林著名的费城实验。;图1-10 富兰克林的风筝实验 ;●这个实验表明:被雨水湿透了的风筝的金属线变成了导体,把空中闪电的电荷引到手指与钥匙之间,这在当时是一件轰动一时的大事。
●富兰克林在美国费城的实验惊动了教会,他们斥责他冒犯天威,是对上帝和雷公的大逆不道。然而,他仍然坚持不懈,而且在一年后制造出世界上第一个避雷针,终于制服了天电。富兰克林的这个实验,不仅在美国有很大的影响,而且影响到世界其他国家。 ;1)奥斯特电流磁效应
●奥斯特(图1-11)根据已发现一些电可能会发生磁的迹象,坚信电磁间有联系,并开展电是否能产生磁的研究。
●1820年4月的一天,奥斯特在一次讲演快结束的时候,抱着试试看的心情又做了一次实验。他把一条非常细的铂导线放在一根用玻璃罩罩着的小磁针上方,接通电源的瞬间,发现磁针跳动了一下(图1-12)。这一跳使有心的奥斯特喜出望外,竟激动得在讲台上摔了一跤。;图1-11 丹麦物理学家奥斯持 ;●以后的两个月里,奥斯特闭门不出,设计了几十个不同的实验,都证实了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
●同年7月,奥斯特发表了《关于磁体周围电冲突的实验》论文,向学术界宣布了电流的磁效应,整个物理学界都震动了。 ; 2)安培电流磁效应与分子电流假说
●1820年7月 ,H.C.奥斯特发表关于电流磁效应的论文后,安培(图1-13)报告了他的实验结果 :通电的线圈与磁铁相似。
●9月25日,他报告了两根载流导线存在相互影响,相同方向的平行电流彼此相吸,相反方向的平行电流彼此相斥(图1-14),并进一步发现了通电螺线管与条形磁铁的等效性(图1-15)。;图1-13 法国化学家安培 ;●通过一系列经典的和简单的实验,他认识到磁是由运动的电产生的。他用这一观点来说明地磁的成因和物质的磁性。
●他提出分子电流假说(图1-16):电流从分子的一端流出,通过分子周围空间由另一端注入;非磁化的分子的电流呈均匀对称分布,对外不显示磁性;当受外界磁体或电流影响时,对称性受到破坏,显示出宏观磁性,这时分子就被磁化了。;图1-16 安培分子电流假说 ;●1827年,安培将他的电磁现象的研究综合在《电动力学现象的数学理论》一书中 ,这是电磁学史上一部重要的经典论著,对以后电磁学的发展起了深远的影响。为了纪念安培在电学上的杰出贡献,电流的单位安培是以他的姓氏命名的。
●在科学高度发展的今天,安培的分子电流假说已成为认识物质磁性的重要依据。;3)法拉第电磁感应
●法拉第(图1-17)经过近10年的努力,于1831年发现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石油的物性和组成讲义.ppt VIP
- 100以内混合加减法口算天天练(可打印).docx VIP
- 2025年高考化学(四川卷) 真题详细解读及评析.docx
- DL_T 5220-2021 10kV及以下架空配电线路设计规范.docx VIP
- 《直线电机的分类》课件.ppt VIP
- 石油组成及物性简介要点课件.ppt VIP
- (高清版)DB33∕T 2129-2018 建筑消防设施检测评定技术规程.pdf VIP
- 2020-2021学年江苏省南通市崇川区东方中学七年级(上)第一次月考数学试卷(附答案详解).docx VIP
- 八年级数学上《第一章勾股定理》单元测试题(含答案).pdf VIP
-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铁山桥国际化发展的帕德玛项目研究.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