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_第六章____社会动机.ppt

  1. 1、本文档共7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社会心理学_第六章____社会动机

第六章 社会动机 ;第一节 社会动机的概述;一、社会动机的定义及其分析; *与动机有关的几个概念: (1)均衡作用homeostasis是指人体保持体温、血糖水平、体液含量、酸碱比例等处于相对平衡状态的平衡机制。人体是一个自组织系统,具有自动平衡的功能,当某些方面出现失平衡时,就会产生恢复平衡的需要。 (2)需求need:是指生理上的一种匮乏状态,她导致个体产生内驱力 (3)内驱力drive:一种驱动个体采取行动,去补充需求,恢复平衡的内在力量 (4)本能instinct:个体天生的、由遗传因素决定的行为倾向。 (5)诱因incentive:是指能够引起个体动机的外在刺激。;2、动机有两个方面的作用:;(二)动机的复杂性;2、个体明确表示的动机往往不是真实的。 3、实际起作用的动机与本人意识到的动机往往不一致。 4、无意识动机(或潜意识动机)(unconscious motivation)是存在的。 ;二、动机由需要激发;(一)个体的生理和心理需要 需要是个体在社会生活中缺乏某种东西在人脑中的反映。 形成需要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个体感到缺乏什么东西,有不足之感;二是个体期望得到什么东西有求足之感。 需要是人的积极性的基础和起源,动机是推动人们活动的直接原因。当人们的需要有某种特定的目标时,需要才转化为动机,推动人去从事某种活动。 ;墨瑞(Murray,1938)第一次尝试采用投射测验( projective testing)或主题统觉测验 (Thematic Apperception Test)来研究个体的需要。把人的需要分为两大类: 1、生理需要(Physiological need):个体内部维持生理功能的物质要素(如水和食物)消耗到某种程度时即够成的缺乏状态。 2、心理需要(Psychological need):凡是生理需要以外的需要都是心理需要。;墨瑞的需要一览表; (二)需要缺乏而激发动机 当个体的需要得不到满足时,个体内部就会处于一种焦虑(anxiety)状态,这种心理上 的焦虑就成为一种刺激作用于自身,变成一种推动力量,也种推动力量也称为内驱力(或驱力(drive))也就是动机。个体受到自身的内驱力的作用从而导致行为的发生,于是需要得到了满足。从激发个体行为的作用与性质看,动机与内驱力是同义词。 ;需要、动机与行为的关系;三、动机与活动效率 ;动机与活动效率;三、动机与活动效率;第二节 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 ;一、内在动机与外在动机的概述;(二)外在动机(extrinsic motivation):是指人们不是由于对活动本身感兴趣而产生动力,由活动以外的刺激对人们诱发出来的推动力。 例如有人为了争取先进工作者而努力工作;有人为了避免批评而完成工作要求等。 总之,个体认为自己主要是对活动感兴趣而参加活动,那么为了获得某个外部目标,那么就是被外在动机所驱使;如果个体认为自己参加活动是为了获得内部目标,就是被内在动机驱使。 ;(二)外在动机和内在动机缺一不可 个体获得成功的方式来源于不同的动机。;1、内在取向模式(Intrinsic-direct style) 是由内在动机激发的行为,人们喜欢任务的要求和挑战,把他们的活动与自身内在的优秀标准进行比较。 2、竞争取向模式(Competitive-direct style) 由外在动机所激发出来的行为,人们把自己与他人或者他人的成就进行比较。这类人不仅想成功,而且想胜过他人。对这些人来说竞争是完成任务的不可缺少的方面。 3、权力取向模式(Power-direct style) 是由外在动机激发的行为,人们试图控制别人,或者控制其他资源、环境,以完成任务。这类人工作中常常把任务分派给他人完成,但是同时保持着控制权,操纵整个环境。 ;二、内在动机与外在动机的关系;内在动机与外在动机的关系;三、影响内在动机的因素;(一)奖励(reward) 狄西指出奖励有两种功能: (1)控制功能——物质性奖励——减弱内在动机 (2)信息功能——评价性奖励——加强内在动机;(二)自我控制(self-control)与自我决定的影响(self-determined) 鼓励人们提高自身的自我控制感,加强自主权,能更好地提高内在动机水平。 (三)外在动机施加者的行为特征 艾曼贝尔的研究:可能发展子女内在动机的父母的特点:较少权威和限制,鼓励独立、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交往注重理性。 ;第三节 几种主要的社会动机; 心理性动机比生理性动机还要多,而且更为复杂,以下只探讨心理学中研究较多的几种。 一、亲和动机 亲和动机(affiliation motive)是指个人在社会生活中与他人亲近、交流、往来以获得他人的关心、理解、合作的动机。这种动机促使人去结交朋友、追求爱情、参加社团活动等。;这是

文档评论(0)

cbf9679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