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8
蒲江县气象灾害调查报告
调查时间:
调查地点:
调查人:
蒲江县气候条件总体优越,但干旱、洪涝、大风、冰雹、强寒潮、低温、连阴雨、高温、雷电灾害和由气象引发的森林火灾、地质灾害等次生灾害常有发生,给我县经济发展带来很大的阻碍。现对我县气象灾害的特点、防御工作开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作如下报告。
一、蒲江县主要气象灾害特点
1.干 旱:
1)干旱天气标准及发生频率(调查年代1960—2005年):
干旱类别干旱标准发生频率冬干
(12—2月)一般冬干:12—2月总降水量偏少20%
严重冬干:12—2月总降水量偏少40%12/46=26%
(四年一遇)春旱
(3—4月)一般春旱:连续≥30天总降水量<20mm
严重春旱:连续≥40天总降水量<20mm15/46=32.6%
(三年一遇)夏旱
(5—6月)一般夏旱:连续≥30天总降水量<30mm
严重夏旱:连续≥30天总降水量<30mm21/46=46%
(二年一遇)伏旱
(7—8月)一般伏旱:连续≥20天总降水量<35mm
严重伏旱:连续≥30天总降水量<35mm10/46=20%
(五年一遇)2)灾害影响:由上表看出我县各类干旱都有发生,尤以春、夏旱发生频率高,成灾危害重,特别是近十多年来,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干旱灾害愈来愈严重。如:94年发生的严重冬干、夏旱;99年严重的冬干连春旱;2001年冬干、春旱连夏旱;2007年又发生严重的冬干连春旱,致使塘、堰干涸,地下水位下降,造成人、畜饮水困难,引发用水矛盾突出,农经作物栽种与生长严重缺水受旱,高温低湿诱发森林火灾,带来重大的经济损失。
2.洪涝:
1)洪涝天气标准:
一般洪涝:日降水量≥100mm—<200mm,或连续三天总降水量≥150mm—<250mm。
严重洪涝:日降水量≥200mm,或连续三天总降水量≥250mm。
2)洪涝发生频率:
1960年至2005年我县发生一般以上的洪涝有29年,共42次洪涝,年发生频率63%(三年二遇),年平均0.9次,最多1975年发生三次洪涝。
洪涝发生时段:集中发生在6月下旬—9月上旬,(称主汛期),时间分布为:6月4次,7月最多为22次,8月次多为11次,9月5次。
3)洪涝灾害影响:
夏多洪涝是我县汛期的主要气候特点,由于县境内丘山多,有涝即成灾,同时易引发地质灾害。近20年(1986—2005年)中有15年暴雨洪涝成灾,受灾较严重的年份有:1987年6月26日、1988年7月2日、1989年8月12日、1990年9月2日、2002年7月3日、2005年9月20日的大暴雨、1994年7月22—23日、1995年8月10—11日的特大暴雨带来的洪水淹没冲毁农作物、渔塘、房屋、水利、通信、供电、供水等设施、引发塌方、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造成人员伤亡,交通、通讯、供电、供水中断,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带来巨大的损失。
3.强寒潮低温灾害。
1)寒潮天气标准:
春季(3—4月)、秋季(10—11月)寒潮标准:连续≤3天日平均气温下降≥8℃。
冬季(12—2月):寒潮标准:连续≤3天日平均气温下降≥6.0℃。
2)寒潮发生频率:
我县每年都有寒潮发生,年平均1.6次,最多一年发生4次。冬季发生最多,占总次数44.7%;春季较多,占39.5%;秋季较少,占15.8%。
3)强寒潮低温灾害影响。
冬季低温冻害,是指强寒潮带来的降雪、霜冻,持续低温冻害,主要造成经济苗木受冻,积雪压折竹木和小春作物,牲畜冻死等,受灾较重的年份有:1986年2月26日积雪5-10厘米雪灾,1988年2月16日长丘山积雪23厘米雪灾,1990年1月31日山区积雪10厘米雪灾,1991年12月27—28日平坝积雪3厘米,最低气温达零下4.5℃和2005年1月2日最低气温达零下4.4℃的低温霜冻灾害。
春季低温灾害俗称“倒春寒”,是指强寒潮带来的降雪、晚霜冻和3月下旬—4月上旬日平均气温连续≥3天低于10℃的低温冷害。主要造成已播大春作物大面积烂种烂秧,经济苗木、小春作物遭受晚霜危害。受灾较重的年份有:1986年3月1日、1988年3月1—2日降雪晚霜冻害,1996年3月8日—4月6日、1998年3月19日—21日的低温晚霜冻灾害。
4.连阴雨灾害
1)连阴雨天气标准:连续≥5天无日照,且≥3天白天降水量≥0.1mm。
2)连阴雨发生频率及灾害影响:
我县连阴雨各月皆有出现,冬季连阴雨(雪)常伴随低温,造成冻害。夏季(初夏)连阴雨影响小春收获,秋季(伏秋)连阴雨妨碍秋收秋种和晚秋作物栽种与生长。
初夏连阴雨较少,但危害大。如1981年5月10—31日、1984年5月10—23日、1992年5月6日—19日连阴雨天气给小春作物带来很大损失。
伏秋连阴雨发生频率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4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指南第1部分:乘客和载货电梯.pdf VIP
- 合成药物工艺研究.pptx VIP
- 电气预防性试验及防雷试验工程方案投标文件(技术方案).doc
- 基于“六位一体”内部控制的创新实践.pdf VIP
- 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2007年修订)(全文).doc VIP
- 新一代大学英语(提高篇)视听说教程 1 B1U1.pptx VIP
- 2025年秋新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全册课件.pptx
- 吉J2020-011:木塑复合材料景观工程构造.pdf VIP
- 2024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指南第3部分:杂物电梯.docx VIP
- 服装裁剪与制作(第三版)全书电子教案教学课件汇总.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