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闽台民间信仰的传承和交流洪荣文.doc
闽台民间信仰的传承与交流 洪 荣 文
摘要:台湾的民间信仰主要源于福建,闽台民间信仰具有传承关系,两地民间信仰从内容、形式到程序 基本相同,具有鲜明的共性特征.闽台民间信仰的传承是历史发展的结果,它反映了闽台之间深厚的人文历 史渊源.当前,闽台民间信仰的交流深人发展,闽台两地信众的联系更加密切,这对促进闽台两地文化交流, 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关键词:闽台,民间信仰,传承;交流
改革开放以来,闽台之间在经济、政治、文化、 民间信仰等方面的交流与联系得到了迅速的发 展。近30年来的发展充分证明,闽台之间“史缘 久、文缘深、地缘近、血缘亲、俗缘同、神缘合、语缘 通、商缘广”。其中,“俗缘同、神缘合”在联络闽台 两地民众的感情、推进闽台民间的交流与合作上 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台湾的民间信仰是直接从大陆传人的。澎湖,早在荷兰人未来之前就已经有了天后宫。据蒋毓 英《台湾府志》记载,这座天后宫为郑芝龙所建 。 荷兰人人据台湾以后,在台南一带也相继建起了 多座汉人的庙宇,如土地庙、大道公庙、威灵宫、保 安宫等都是在荷据时期创建的。清朝以后,随着 移民的增长,台湾民间庙宇数量更是大为增加。 据学者统计,在清朝初年的1685年台澎地区约有 宫庙32座,其中主祀神属道教的有 11座、属佛教 的4座,其余均属民间信仰。至 1930年,台湾各 地已经有大小庙宇共计 3580座,其中妈祖庙335 座,占第三位,除此之外还有保生大帝、清水祖师、 广泽尊王、临水夫人以及各种王爷的庙宇Cz1。这 些神明信仰几乎都是来自福建,尤其是闽南地区。 清代中叶以后,妈祖信仰在岛内已极其兴盛,史籍 载北港朝天宫,“每岁二月,南北两路人络绎如织,齐诣北港进香。至天妃诞日,则市肆稍盛者,处处演戏,博徒嗜此若渴,貌糜财至不货云”121。从中可以看到福建民间信仰对台湾的深远影响。
闽台两地民间信仰有着共同的崇拜对象,而且儒道释不分,具有宽容性和混合性。儒道释各家神抵往往共处一庙,甚至共处一神完,一起接受人间香火与膜拜。信徒往往根据自己需要,什么神都拜。闽台两地都存在同一祖籍地的人民崇拜 同一地方神抵的现象。此外,祭祀时间、程序和仪 式,闽台两地基本相同。闽台两地民间共同信奉 和膜拜的神抵很多,比较典型的如以“忠勇仁义” 为其文化内涵的关帝,海上保护神的妈祖,造福苍 生而深受到百姓爱戴的清水祖师,行医济世、拯救 黎庶、不问贵贱,被誉为“神医”的保生大帝以及以 “救产护胎”著称的临水夫人等。此外,台湾民众 普遍尊奉的观音、关帝、土地公等,虽不原产于福 建,但却是从福建二传到台湾,并按福建的习俗祭 祀的.据1987年统计,台湾民间信仰的神灵共有 300多种,其中80%是由大陆(主要是福建)分灵 过去的。分灵包括“分身”与“分香”两种形式,其“分身”或“分香”的过程,贯穿于闽人向台湾移民的始终。台湾各地的分庙建立以后,即与福建的福庙确立了源与流的特殊关系。为了保持和增强这种特殊的联系,各分庙每隔一定的时期都得上 祖庙乞火,参加祖庙的祭典,俗称为“进香”。还有 一些祖庙的主神巡游台湾各分庙,接受信徒的顶 礼膜拜。本文仅以关帝、妈祖、清水祖师、保生大 帝、临水夫人来谈谈闽台信仰的传承。
关帝 泉州通淮庙已有 1000多年的历史,最早是服侍水神。因为闽南在水域边,很多闽南人 到四大洲五大洋。明代郑和下西洋,几次在泉州起船。明太祖朱元璋信服关羽,泉州七个城门要 建七座关帝庙。当时泉州刚经历改朝换代,经济不发达,要建一座庙不是很有能力,就将水神庙换 作关帝庙。这样,从明初到现在已有 600多年的历史。由于当地人非常信仰关帝,在很多人心目中,关公是神通广大、有求必应的神明。因此,不 论是婚姻、生意、疾病、求职,他们都要到关帝庙抽签,希望得到指点,以求心灵上得到慰藉,而签诗 就成了人们与神明沟通的方法。与其它寺庙相 比,关帝庙的这部签诗文字更文雅,内容更丰富,这无疑也吸引了更多的信徒。关帝信仰当年是通过移民传人台湾的,在台湾先民的心目中,关帝作为来自故乡的神明,既能一如既往地保护他们,还是他们心目中故乡文化的一种象征。因此,台湾先民对关帝信仰的认同也是一种对故乡文化的依恋和认同,这也是关帝信仰在台湾盛传不衰的原因。闽台两地民众有着共同的关帝信仰。海峡两 岸人民都以“忠勇仁义”为其文化内涵,都共尊关 帝为“统一之神”,鲜明地体现出两岸同胞相通的 精神追求,不仅对闽台民众的行为规范具有独特 的匡正和导向作用,而且有效地密切了海峡两岸 民众的骨肉亲情。
妈祖 相传妈祖的真名为林默、林默娘,系福 建莆田泪洲岛人,诞生于宋建隆元年(960)农历三 月二十三日.宋太宗雍熙四年(987)九月初九逝 世。后被尊为海上保护神。妈祖是随着福建民众 开发台湾而传播至整个台湾地区的。明朝万历年 间(15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