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丙烯系产品的生产
丙烯系产品的生产;; 丙烯的主要来源有两个:
一是由炼油厂裂化装置的炼厂气回收;
二是在石油烃裂解制乙烯时联产所得。
丙烯大部分一直来自炼油厂,近年来,由于裂解装置建设较快,丙烯产量相应提高较快。和世界市场一样,近年来我国丙烯的发展速度也逐渐超过了乙烯。
2000年,我国乙烯需求量478.89万吨,而丙烯的需求量却达到498.85万吨,首次超过乙烯,之后丙烯的需求量一直保持在乙烯之上。
;聚丙烯是我国丙烯最大的消费衍生物。2003年,我国聚丙烯的产量为445.5万吨,消耗丙烯约444.0万吨,约占全国丙烯总消费量的72.1%,;2004年我国聚丙烯产量为474.9万吨,消耗丙烯约480.0万吨,比2003年增长约8.1%;
丙烯腈是我国丙烯的第二大衍生物,2003年,我国丙烯腈的产量约为56.0万吨,消费丙烯约62.7万吨,约占全国丙烯总消费量的10.2%;2004年产量约为58.0万吨,消费丙烯约为65.0万吨,比2003年增长约3.7%;
环氧丙烷是我国丙烯的第三大消费衍生物,2003年,全国环氧丙烷的产量约为39.8万吨,消耗丙烯约35.8万吨,约占全国丙烯总消费量的5.8%;2004年产量约为42.0万吨,消耗丙烯约37.8万吨,比2003年增长约13.1%;
丁醇和辛醇也是丙烯的主要衍生物之一,2003年我国丁辛醇的产量合计约为45.35万吨,共消耗丙烯约40.7万吨,约占全国丙烯总消费量的6.6%;2004年产量合计为44.91万吨,共消耗丙烯约40.3万吨,比2003年减少约1.0%;
2003年用于生产其它化工产品如苯酚、丙酮和丙烯酸等方面的丙烯消费量约为10.9万吨,约占全国丙烯总消费量的1.8%;2004年消费量约为11.5万吨。;图7-1丙烯系产品及用途; 第一节 丙烯氨氧化生产丙烯腈;1、丙烯腈的性质和用途;丙烯腈的用途;2、丙烯腈的生产方法; 1959年开发成功了丙烯氨氧化—步合成丙烯睛的新方法。
CH=CH-CH3 + NH3 +3/2O2 → CH2=CH-CN + 3H2O
该法具有原料价廉易得、工艺流程简单、设备投资少、产品质量高、生产成本低等许多优点,使其1960年就在工业生产上应用,很快取代了乙炔法,迅速推动了丙烯腈生产的发展,成为世界各国生产丙烯腈的主要方法。;二、反应原理; 上述副反应都是强放热反应,尤其是深度氧化反应。
副产物的生成,不仅浪费了原料,而且使产物组成复杂化,给分离和精制带来困难,并影响产品质量。
为了减少副反应,提高目的产物收率,除考虑工艺流程合理和设备强化外,关键在于选择适宜的催化剂。
2、催化剂
工业上用于丙烯氨氧化反应的催化剂主要有两大类,
一类是钼系,另一类是锑系。
我国目前采用的主要是第一类催化剂。钼系代表性的催化剂有美国Sohio 公司的C-41、C-49及我国的MB-82、MB-86。 ; 一般认为,其中Mo—Bi是主催化剂,P—Ce是助催化剂,具有提高催化剂活性和延长催化剂寿命的作用。
按质量计,Mo—Bi占活性组分的大部分,单一的MoO3虽有一定的催化活性,但选择性差,单一的Bi03对生成丙烯腈无催化活性,只有二者的组合才表现出较好的活性、选择性和稳定性。
单独使用P—Ce时,对反应不能加速或极少加速,但当它们和Mo—Bi配合使用时,能改进MO—Bi催化剂的性能。一般来说,助催化剂的用量在5%以下。
载体的选择也很重要,由于反应是强放热,所以工业生产中采用流化床反应器。流化床反应器要求催化剂强度高,耐磨性能好,故采用粗孔微球型硅胶作为催化剂的载体。
锑系催化剂的活性组分是Sb、Fe。;三、操作条件;(1)丙烯与氨的配比(氨比);(2)丙烯与空气的配比(氧比);(3)丙烯与水蒸气的配比(水比);四、工艺流程;丙烯氨氧化生产丙烯腈工艺流程;五、典型设备-流化床反应器;第二节 苯酚和丙酮的生产;1、苯酚、丙酮的性质和用途;2、苯酚、丙酮的生产方法;1、异丙苯的生产
(1)主副反应
主反应:
是放热反应
副反应:
(2)催化剂
磷酸-硅藻土催化剂 ,气固相反应。; (1)主、副反应
主反应:;这些副反应的发生不仅使氧化液的组成复杂,而且某些副产
物还对氧化反应起抑制作用。例如,微量的酚会严重抑制氧
化反应的进行,生成的含羧基、羟基的物质不仅阻滞氧化反
应,还能促使过氧化氢异丙苯的分解。;(2)催化剂;3、过氧化氢异丙苯的分解;;三、操作条件;四、工艺流程; 2、过氧化氢异丙苯的分解及分解液的分离 ;一、概述;1、丁辛 醇 的性质和用途;;3、羰基合成法
羰基合成法又分为高压法和低压法(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鲁教版】中考化学一轮复习:第11讲《燃烧与灭火、化石燃料的利用》ppt课件.ppt
- 一 化学研究物质的性质和变化 总.ppt
- 【高考领航】2016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讲座(人教版):化学实验基础知识和技能.ppt
- 一年级下册识字六(修改).ppt
- 一级建造师《通信与广电工程》实务2004-2010真题及答案.doc
-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6课《昌盛的秦汉文化(一)》.ppt
- 七年级上册湘教版认识地球.ppt
- 七和弦 授课比赛PPT.ppt
- 七年级历史第17课课件.ppt
- 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第五节两极地区.ppt
- DB37∕T 3117-2018 畜禽场废弃物厌氧发酵制取沼气技术规程.docx
- DB22∕T 3057.1-2019 优质赤眼蜂工厂化生产技术规程 第1部分:松毛虫赤眼蜂.docx
- DB37T 1635-2010 夏玉米简化栽培技术规程.docx
- 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规程.docx
- DB37T 2821-2016 玉米二点委夜蛾防治技术规程.docx
- DB37∕T 3110-2018 高质量小麦种子生产技术规程.docx
- DB41_T 2188-2021 金银花组织培养育苗技术规程.docx
- DB42∕T 1893-2022 地质勘查单位安全生产培训与考核规范(湖北省).docx
- DB4206_T 55-2023 景区实景演出服务与管理规范.docx
- DB4228T82-2022 仙山贡水旅游区运营与发展指南.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