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考物理二模专题复习--声、光、力---(学生)
中国领先的中小学教育品牌
PAGE 1
精锐教育网站: HYPERLINK PAGE 18 精锐教育·教学管理部
精锐教育学科教师辅导学案
学员编号: 年 级:初三 课时数:
学员姓名: 辅导科目:物理 学科教师:授课类型复习提高教学目标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常考压轴题。授课日期及时段2015年4月 日教学内容 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声现象
一、选择题
1、“神十”上天,女宇航员王亚平在太空进行讲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王亚平说话发出声音是因为声带在振动 B.地球上的学生听到王亚平的声音是靠声波传回地球的 C.在“天宫一号”里声音传播的速度为3.0×108米/秒 D.王亚平讲课声音很大是因为她的声音频率很高2、关于声音的产生和传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B.声音是有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C.声音的传播不需要时间D.敲鼓时,听到鼓声,鼓面不振动3.2013年中央电视台举办的青年歌手大奖赛中,歌手们美妙的“高音”、“低音”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里的“高”、“低” 是指声音中的
A.音调 B.音色 C.响度 D.振幅
4、通常人们会从噪声的产生、传播及接收三个环节控制噪声.下列措施中,属于在产生环节控制噪声的是
A.临街的房屋安装隔音玻璃 B.学校附近禁止汽车鸣笛
C.在高噪声环境下工作的人戴耳罩 D.在城市道路旁安装隔声板
5、手掌按住正在发声的鼓面,鼓声消失了,原因是手
A.不能传播声音 B.吸收了声波
C.把声音反射回去了 D.使鼓面停止了振动
6、关于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B???高速公路两侧安装透明板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C.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见声音 D.人们根据音调来辨别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
7、下列各图描述的实验中,用来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的是
8、从物理学的角度对一下成语进行解释,正确的是
A.震耳欲聋——声音的响度很大
B.隔墙有耳——声音的传播可以不需要介质
C.掩耳盗铃——固体可以传声
D.耳熟能详——声音的传播速度很大
端午节举行龙舟赛时,运动员喊着号子、 合着鼓点有节奏地同时划桨下列有关声现象说法不正确的是
A鼓声是通过空气传到岸上观众耳朵中的
B鼓声是由鼓槌振动产生的
C运动员打鼓用的力越大.鼓声响度越大
D岸上观众是通过音色分辨出鼓声、号子声的
二、填空题
1、“中国好声音”比赛现场,吉他手弹奏电吉他时不断用手指去控制琴弦长度,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琴声是通过 传播到现场观众耳中的.观众在听音乐时都要把手机关机或把铃声调成振动,目的是为了在 减弱噪声.
2、当你打开收音机时,听到的声音是由广播电台发出靠 传来的.如图所示,用硬纸片把一个喇叭糊起来,做成一个“舞台”,台上一个小人在音乐声中翩翩起舞,这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 产生的;音乐声越大,小人舞动的越剧烈,说明物体的 越大,产生声音的响度越大.
3、温度一定时,声波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 的(选填“相同”或“不同”)。 图6中蒙住双眼的小王能辨别周围同学的声音,这是因为不同人声音的 不同,同时还可以根据声音的 来大致判断周围同学离他的远近(均选填“响度”、“音调”、“音色”)。
三、作图、实验探究题
1.回顾实验和探究(请将下列实验报告中的空缺部分填写完整):
(1)探究影响音调高低的因素:
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光现象
一、选择题
1、“大黄鸭”来到中国,下列能正确表示“大黄鸭”在水中所成倒影的是( )
A.B.C.D.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在岸上看到的水中“飞鸟”是由于光的反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