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放射性同位素与辐射技术.ppt

  1. 1、本文档共10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7-2-放射性同位素与辐射技术

核技术应用与辐射防护;7.4 医疗中的放射性同位素与辐射技术 ; 核医学按其内容分为临床核医学和基础核医学。前者的主要任务是利用核技术诊断和治疗疾病,后者则主要是用核技术来研究疾病。 除了核医学以外,放射性同位素与辐射技术还被广泛地应用于医疗领域的其它方面,例如用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方法研究药物的作用机理,以及用辐射技术对医疗用品进行消毒等。 ;7.4.1 临床诊断中的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技术; ④ 通过某器官的放射性同位素的量,可以用数字形式或类似技术记录下来,由此能够确定器官的代谢功能是否正常。 ⑤ 利用放射性同位素在血液中的稀释作用,可以测定血容量。 ⑥ 通过对特定放射性同位素排泄的估算,可以诊断某些疾病。 ⑦ 采用放射性同位素和特定生物化合物结合的技术,可以测定血、尿中的微量成份。 ⑧ 用放射性惰性气体能够研究呼吸气体流动途径。;2. 诊断方面的应用; 选用合适的放射性核素或其标记化合物作示踪剂引入体内,采用扫描技术、闪烁照相技术或发射计算机断层仪,可以观察放射性核素在人体内的分布状况和动态变化,从而诊断脏器是否存在病变及确定病变所在的位置。 ; 放射免疫分析(RIA)是美国科学家雅罗与柏森于1959年建立并首先成功应用的一项体外超微量分析方法,它综合了放射性核素探测的高度灵敏性和抗原-抗体反应的高度特异性这两大特点,具有灵敏度高、专一性强、准确性和精密度好、样品量少、应用范围广泛、便于标准化与自动化、不会引起对人体的辐射损伤,以及使用简便等突出优点。放射免疫分析的提出引起临床检验的重大革新,被认为是核医学最重要的成就之一,创始人因此于1977年获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 ;图7-31 SN682B型γ免疫计数仪 ;7.4.2 临床治疗中的放射性方法; 将放射性胶体注射于肿瘤组织内,或注入到因肿瘤转移而引起的胸、腹腔积液的浆膜腔内,这些放射性胶体颗粒可在停留部位对局部进行照射,从而控制或抑制肿瘤的播散和胸、腹水的生长。;图7-34 左轮式放射性胶体植入枪; 将放射性物质密封在不同形状和大小的源壳内,然后直接放在体表病变部位进行局部照射,以达到治疗目的。 ; 利用活度很大的辐射源放射出来的γ射线,集中照射患病部位进行治疗。远距离体外照射治疗最常见设备为“伽马刀”,但最近的研究发现,使用质子或α粒子可能更为有效,有报道称质子治疗设备已经投入了临床应用。 ;伽玛刀资料; 伽玛刀虽然称之为“刀”,但无需手术。以颅内肿瘤治疗为例,主要治疗过程包括:①患者头部固定立体定位框架;②影像学扫描(CT或MRI);③制订治疗计划和确定处方剂量;④实施治疗;⑤卸掉立体定位框架。全部过程大约需要2-4小时。与开颅手术相比,不存在手术造成的感染、出血等危险,术后几乎没有或仅有极其轻微的并发症,绝大多数病人不需住院,门诊即可治疗。; 1994年7月在中国深圳诞生了世界上第一台旋转式伽玛刀,1996年正式用于临床,截止2001年9月底,全国有近20台左右在使用,累计治疗病例15000余例。;7.4.3 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技术与中国传统医学;(2) 中药药理分析;7.4.4 医疗用品的辐射消毒;图7-36 用加速器对医疗用品消毒;7.5 环境科学中的放射性同位素与辐射技术 ;7.5.1 电子束烟气脱硫脱硝技术与废气的辐射处理;图7-37 电子束烟气脱硫脱硝工艺流程;反应过程图示;反应装置; 与常规烟气脱硫技术相比,该法优点为:① 属干法脱硫,可以同时脱除烟气中的氮氧化物,脱除率高达80%以上;② 其工艺简单,系统阻力小,开、停车方便;③ 对烟气中硫、氮氧化物浓度变化的适应性强,能副产肥料,无废渣产生。 面临的问题:① 加速器造价昂贵,主要部件寿命短,靶窗易腐蚀等;② 生产出的硫酸氨和硝酸氨为微细粉末,影响后期除尘;③ 容易造成氨污染。;该技术在中国的发展及应用;7.5.2 废水的辐射处理; 王彦丽等研究了500 keV电子束对氯苯含量为850 mg/L的废水的降解作用,结果表明,随辐照剂量的增加,氯苯的浓度迅速下降,当剂量达到5 kGy时,氯苯的浓度降至净化标准1 mg/L。;废水处理研究实例-2;废水处理研究实例-3;7.5.3 固体废物的辐射处理; 1973年德国在慕尼黑建立了世界上最早的污泥辐射处理厂,用60Co作辐射源,处理量为5.7 m3/批。1976年,美国在波士顿的Deer岛建成研究性的电子束污泥辐照装置,处理容量为380 吨/天。在此基础上美国于1984年又在一大型水处理厂建成污泥辐照装置,处理量为27 吨/小时,处理过的污泥经存放后农用。;7.5.4 有毒、难降解有机物的辐射处理;研究实例;7.5.5 环境污染物的监测;

文档评论(0)

yy55893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