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第二讲)绪论.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 二 讲 关于美的本质的思考;真抱歉老师,一节课都排满老!!!!;1、在客观的精神世界寻找美 毕达哥拉斯:美是数的和谐,是对立因素的统一。 柏拉图:《大希庇阿斯篇》漂亮的小姐、母马、汤罐,黄金、恰 当。“我问的是美本身,这美本身,加到任何一件事物上面,就使 那件事物成为美,不管它是一块石头,一块木头,一个人,一个 神,一个动作,还是一门学问。”(美不是一个东西,而是使所有 美的东西之所以成为美的共同原因。) “型相”(Idea),精神实体。 “美本身是永恒的,无始无终,不生不灭,不增不减的。” 黑格尔: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2、在主观的精神世界寻找美的根源 普罗泰格拉:人是万物的尺度,一堆丑的东西也会被分光。 苏格拉底:美的功用说,心灵表现说。 休谟:“美在心中” 康德:“至于审美的的规定根据,我们认为它只能是主观的,不可能是别的。”无目的的和目的性;四重规定:质,量,关系,判断。无关功利、概念而具普遍性。;3、在外部物质世界寻找美 泰勒斯:水 亚里士多德:在感性形式关系中寻找美。 达·芬奇:“美感完全建立在各部分之间神圣的比例关系上”。 ;结论:本质主义的弊端; 美属于生成性的过程 (审美活动);中国;与感官欲望联系起来;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感性显现;;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感性显现;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感性显现;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感性显现;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感性显现;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感性显现;结论;第二节 美的性质;(二)非功利性 朱光潜以松为例,提出人生三种态度:科学的态度、现实功利的态度、审美的态度。 1.科学的态度:关注事物的规律、本质。 2.现实功利的态度:关注事物的用处,满足人现实利害得失。 3.审美的态度:从科学和功利态度中暂时解放出来,关注事物形式的美。;意义:审美的态度是双重解放。对象而言,保全生命,保持个体独立,从被奴役中解放。对于主体而言,保持个性自由,从奴役他人,同时也被欲望奴役中解放。 1.对象解放。路边之李 2.主体解放。自由的许由。“归休乎君,予无所用天下为”。 姑射山上的神人。“肌肤若冰雪,绰约如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 ;3.主客解放 。无用是为大用。 惠子的无用:“吾有大树,其大本拥肿,而不中绳墨,其小枝卷曲而不中规矩,立之涂,匠者不顾。” 庄子的大用:“今子有大树,患其无用,何不树之于无何有之乡,广莫之野,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不夭斤斧,物无害者,无所可用,安所困哉!” ;(三)情感性 1.美感的产生需要人的心灵投入。 休谟:“美并不是事物本身的一种属性,它只存在于观照事物者的心灵。” 2.审美情感不是逻辑理性。例子:杜甫之诗“霜皮溜雨四十围,黛色参天二千尺”。 3.审美情感不是道德情感。例子:柏克之“爱而不敬”的人与“敬而不爱”的人。;(四)积极性 审美最终能带来愉悦的情感享受,向上提升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例子:(1)化丑为美。 绘画中的丑。“事物本身原来使我们看到就起痛感的,在经过忠实描绘后,在艺术作品中却可以使我们看到就起快感,例如最讨人嫌的动物和死尸的形象。原因就在于学习能使人得到最大的快感,这不仅对于哲学家是如此。”——亚里斯多德 现实中的悲剧与舞台上的悲剧。;(2)马斯洛的需要层次学说。自我保存、社会交往、尊重与爱、自我实现、审美。 ;二、美的相对性 (一)主观性 不同的主体因其文化背景的差异而持不同的审美标准,表现出不同的个性美。 例子:曹氏三人。 俗语“情人眼里出西施”。;曹操。“诗歌中有霸气,而不必其王;有菩萨气,而不必其佛” ——钟惺 曹丕。 “诗有文士气,一变乃父悲壮习气,要其便娟婉约,能移人情。”——沈德潜 《燕歌行》:“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辞归雁南翔,念君客游思断肠。慊慊思归恋故乡,君何淹留寄他方?贱妾茕茕守空房,忧来思君不敢忘,不觉泪下沾衣裳。援琴鸣弦发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长。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牵牛织女摇踵望,尔独何辜限河梁? ”;曹植。“子建柔情丽质,不减文帝,而肝肠气骨,时有块磊处,似为过之。”——沈德潜 《杂诗》:“西北有织妇,绮缟何缤纷。明晨秉机杼,日昃不成文。太息经长夜,悲啸入青云。妾身守空闺,良人行从军。自期三年归,今已历九春。飞鸟绕树翔,噭噭鸣索群。愿为南流景,驰光见我君。” 《白马篇》:“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陲。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参差。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狡捷过猴猿,勇剽若豹螭。边城多警急,胡虏数迁移。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长驱蹈匈奴,左顾陵鲜卑。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二)时代性 审美趣味随着历史变迁而相应变化,

文档评论(0)

a33666114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