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七章 脂类代谢;学习目标;学习目标;学习目标;高脂血症;减 肥; ;一、脂类的生理功能
(一)脂肪的生理功能
1.储能和供能 脂肪是体内主要的储能物质。1g脂肪在体内氧化分解可产生38.94kJ的热量。
正常人体生理活动所需要的能量约20%~30%由脂肪供给。空腹时,体内所需要能量的50%以上来自脂肪的氧化分解。禁食1~3天,约85%的能量都来自脂肪。
;2.提供营养必需脂肪酸 机体不能合成、必须由食物提供的多不饱和脂肪酸,称为营养必需脂肪酸。包括亚油酸、亚麻酸和花生四烯酸。必需脂肪酸的熔点较饱和脂肪酸低。
3.保持体温 脂肪不易导热,皮下脂肪可防止体温的散失,以维持体温的恒定。
4.协助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
5.保护内脏器官免受机械损伤 分布在内脏器官周围的脂肪可缓冲外界的机械撞击而保护内脏。;(二)类脂的生理功能
1.参与生物膜的构成 类脂是???物膜的重要组成成分,在维持生物膜的正常结构和功能上起着重要作用。
2.参与神经髓鞘的构成。
3.转变成其他物质 胆固醇在体内可转变成胆汁酸盐、维生素D3及类固醇激素等多种重要物质。;二、脂类的分布与含量
体内的脂肪主要贮存在皮下组织、肾周围、大网膜和肠系膜等处,这些组织统称为脂库。成年男性脂肪含量约占体重的10%~20%,女性则稍高。人类脂肪含量受营养状况、体力活动量的影响而有较大变动,故称可变脂。
类脂是生物膜的基本成分,分布于各种组织中,以神经组织含量较多。约占体重的5%,因不受营养状况及机体活动的影响,故称为固定脂或基本脂。;学习目标
1.掌握脂肪动员的概念,甘油三酯水解过程、限速酶及其调节
2.掌握甘油的代谢途径
3.熟悉脂肪酸 β- 氧化的基本过程,关键酶及能量生成
4.熟悉酮体的概念,合成及利用的部位、过程和生理意义
5.熟悉甘油三酯合成的部位
6.熟悉甘油三酯合成的原料
;一、甘油三酯(TG)的分解代谢
(一)甘油三酯的水解(脂肪的动员)
当饥饿或运动时贮存在人体脂肪组织中的甘油三酯,在脂肪酶的催化下,逐步水解为甘油和游离的脂肪酸并释放入血,经血液运输至全身各组织氧化利用的过程称为脂肪动员。
;HO; 参与脂肪动员的脂肪酶包括甘油三酯脂肪酶、甘油二酯脂肪酶及甘油一酯脂肪酶。其中甘油三酯脂肪酶是脂肪动员的限速酶,由于该酶受多种激素的调控,故又称为激素敏感性脂肪酶(HSL)。能促进脂肪动员的激素称为脂解激素,如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胰高血糖素及甲状腺素等;能抑制脂肪动员的激素称为抗脂解激素,如胰岛素、前列腺素E2等。当饥饿、禁食或交感神经兴奋时,肾上腺素、胰高血糖素等脂解激素分泌增加,脂肪动员增强;(二)甘油的氧化分解
甘油三酯动员所产生的甘油,由血液运送到富含甘油磷酸激酶的肝、肾和小肠黏膜细胞,经甘油磷酸激酶催化生成α-磷酸甘油,然后脱氢生成磷酸二羟丙酮,循糖分解代谢途径继续氧化分解生成CO2和H2O并释放能量,少量也可经糖异生作用生成葡萄糖或和糖原。
;
; (三)脂肪酸的β-氧化
甘油三酯的分解代谢主要是脂肪酸的氧化分解。机体脂肪酸的氧化是从脂肪酸羧基端的β- 碳原子开始,每氧化一次断裂两个碳原子,故又称为脂肪酸的β-氧化。除大脑、成熟红细胞外,大多数组织都能利用脂肪酸氧化供能,以肝和肌肉组织最活跃。线粒体是脂肪酸氧化的主要部位。; 脂肪酸的氧化过程可概括为:脂肪酸活化为脂酰CoA、脂酰CoA进入线粒体、脂肪酸的β-氧化过程及乙酰CoA的彻底氧化四个阶段。
1.脂肪酸活化为脂酰CoA 在细胞质中,脂酰CoA合成酶催化脂肪酸与HSCoA生成脂酰CoA的过程称为脂肪酸的活化。反应过程中ATP供能后生成AMP ,两个高能磷酸键断裂,相当于消耗2分子ATP。;脂酰CoA合成酶 ; 2.穿膜(脂酰CoA进入线粒体)
脂肪酸活化在细胞液中进行,而催化脂肪酸氧化的酶系是在线粒体基质内,因此活化的脂酰CoA必须进入线粒体内才能代谢。;脂酰CoA进入线粒体; 3.脂酰CoA的β-氧化过程
亚细胞部位:线粒体基质
过程:在脂肪酸β-氧化多酶复合体的催化下,从脂酰基β碳原子开始,经脱氢、加水、再脱氢、硫解四步,生成一分子比原来少两个碳原子的脂酰CoA及一分子乙酰CoA。其过程如下。;脂酸的β-氧化(线粒体); 4. 乙酰CoA进入三羧酸循环彻底氧化
脂肪酸氧化的能量生成
如软脂酸(C16):7次β-氧化,生成8分子乙酰CoA、7分子FADH2及7分子NADH
(7×1.5)+(7×2.5)+(8×10)=108分子ATP。 即脂肪酸活化时消耗2个高能磷酸键。净生成108-2=106分子ATP,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欧洲规范-NF P98-200-2-中文.pdf VIP
- 2024年3月30日河北省直遴选面试真题及答案解析(下午卷).doc VIP
- 2025年3月30日河北省直遴选面试真题及答案解析(下午卷).doc VIP
- 我国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临床诊疗指南(2022年).docx VIP
- 2024年3月31日河北省直遴选面试真题及答案解析(上午卷).doc VIP
- 《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GBJ 97-1987》知识培训.pptx VIP
- 2024年海南省省属虚拟市儋州市兰洋镇招聘社区工作者真题及完整答案详解1套.docx VIP
- 公司员工关怀管理方案.docx VIP
- 西方烹饪英语课件资料.ppt VIP
- 2024年3月17日河北省直遴选笔试真题及答案深度解析.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