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乘旦 社会科学的规范化.doc

  1.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钱乘旦 社会科学的规范化——评世界史教科书的视角2006-09-10 17:09:37   我想提一点世界史教科书的问题,并想从这个问题来看社会科学规范化的问题。   教科书是一种基本建设,反映一个国家的研究水平,教科书写得好,说明研究的整体水 平高;反之,则表明学术力量薄弱,基础肤浅。一本好的教科书,要在深厚研究的基础上才 能写得出;而好的教科书,不仅关系到基本知识的传播普及,而且是培养学术后备力量的 前提保证——哪一个学者不是从读一本教科书开始起步的呢?所有这些道理,做学问的人都 懂。   但世界史教科书的现状却十分令人担忧。近十几年中,教科书出了许多,其数量恐怕不 下一二百种。但其整体质量却很难让人满意,如此众多的教科书到底对学科发展起了多大作 用,着实不敢妄言。   问题之一是教科书种类虽多,但千篇一律,如出一辙。暂以书目为例:我???头有二十多 种世界近代史教科书,出版单位包括人民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上海 人民出版社、吉林人民出版社、辽宁人民出版社、山东人民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广东 人民出版社、吉林文史出版社、山东教育出版社、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四川社会科学院 出版社、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中央党校出版社、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北京师范大 学出版社、西北大学出版社、湖南大学出版社等等。观其地域,可说是从南到北,从西到东 ,覆盖中国各个地区;观其级别,可说是从中央到地方、从社科系统到大专院校,种类齐全 。然而翻看其目录,竟可发现其篇目大同小异,有惊人的相似性,若不观其署名,会以为出 自一人之手。   以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年出版的《简明世界通史》为参照本,其“近代篇”前14章的标 题分别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7世纪下半期和18世纪的欧洲”、“北美独立战争和 美国的建立”、“法国资产阶级革命”、“1794—1814年的法国”、“维也纳会议和神圣同 盟”、“拉丁美洲独立战争”、“工业革命”、“科学共产主义的诞生”、“1848年欧洲革 命”、“亚洲各国人民反对外国侵略和本国封建统治的斗争”、“19世纪中期的北美和欧洲 ”、“第一国际”、“普法战争和巴黎公社”。这可看作是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到“巴 黎公社”的标准目录,我手头另外二十多种书有关这个时期的所有章节几乎都以同样序列出 现(只有北京师范大学1991年版《世界近代史》企图有所突破),若有不同,也只是先后次序 略有调整(比如把“英国工业革命”放在“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前,国防科技大学1987年版 《简明世界近代史》即如此),或把某一章的内容分为几章(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世界 近代史》关于“亚洲各国人民……的斗争”有两章:“日本明治维新”和“19世纪中叶亚洲 反殖 民主义反封建主义的革命高潮”),或把几章内容并为一章(四川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5年版 《世 界近代史》把“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合为一章)。熟悉世界史教科书的人都 知道:国内出版的教科书,体系与格式都是一样的,甚至连章节的标题都大同小异。   这种式样的母本是1962年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世界通史》。以“近代部分”为例,上册 20章,正是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到“巴黎公社”前夕,排列顺序与《简明世界通史》无 大异。《简明世界通史》虽比《世界通史》少7章,但这7章的内容其实是被合并到其他章节 中去了,比如《世界通史》中关于亚洲的三章(第3、第10、第18章)被《简明世界通史》合 并为一章,即“亚洲各国人民……的斗争”。差别最大的是《世界通史》中关于非洲的一章 在《简明世界通史》中完全被删去,因此《简明世界通史》比《世界通史》更加“欧洲中心 论”。   但《世界通史》还不是真正的母体,真正的母体是苏联科学院编写的一套十卷本《世界 通史》(中文版由三联书店和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我们所涉及的这个时期在苏联的《世界 通史》中属第5、6两卷,若对照这几卷的章节排列,就会发现与我们的《世界通史》其实一 样,只不过章节分得更细一点,内容更充实一点而已。但苏联的《世界通史》出在前,我们 的《世界通史》出在后,后者在很大程度上是前者的一个缩写本。   我说的这个事实是世界史学界众所周知的,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这样做无甚不可,而 且还很有意义。苏联的这套书有一个完整的体系,它以阶级斗争为主线,对世界从古到今的 历史作了首尾一致的阐述,因此无论如何都代表当今世界上一个重要的学术流派。将这个流 派引入中国,即使脱离当时的政治背景来看,也是很有益处的。   问题出在我们的教科书竟以此为标准,几十年如一日,千佛一面。这在“史无前例”的 日子似乎尚可理解,然而在学术繁荣的今天,书出了这么多,为什麽仍然冷饭不断炒,永远 跳不出“移植”的怪圈?这里面原因当然很多,但其中一个重要的

文档评论(0)

tt43567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