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综合测试(二)哲学生活红对勾讲与练.doc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单元综合测试(二)哲学生活红对勾讲与练

单元综合测试(二)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选项,每小题2分,共50分) 1.在人类社会出现以前,自然界按照自然法则自发地调节、演化和发展。这一事实说明(  ) ①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不受意识的影响 ②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 ③自然界先于人和人的意识而存在 ④物质是世界的本质 eq \o(\s\up7(),\s\do5(科学家推断,宇宙诞生于100亿年以前))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解析:人类在自然界打上了自己意识的深深烙印,故①说法错误,它忽视了意识的反作用。 答案:A 2.从哲学上看,下面漫画启示我们(  ) A.珍惜水资源就是珍惜生命 B.要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C.汉字书写具有艺术性 D.水是世界的本原 解析:材料凸显了水对生命的重要性,启示我们要珍惜水资源,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B项正确。A项不是哲学道理。C项不符合题意。D项是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答案:B 3.“第六态”物质的发现是世界的重大科技成就之一,而人们过去只知道气态、固态、液态、等离子态和玻色—爱因斯坦凝聚态等五种物质的具体形态。从哲学上看,物质“第六态”的发现表明(  ) A.物质世界的演进取决于人类智力的发达程度 B.人类的认识能力随着客观世界的变化而提高 C.认识的深度和广度是由认识工具决定的 D.世界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的客观实在 解析:A、C两项说法错误,材料旨在说明物质形态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进而说明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故B项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 答案:D 4.2013年12月14日,“嫦娥三号”在月球成功实现软着陆,“玉兔”巡视器依靠各种先进设备,对月表红外光谱分析,获得月球部分元素种类及含量信息。获得这些信息的过程说明(  ) A.获得的信息是唯一的客观实在 B.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 C.哲学的基本问题贯穿哲学发展的始终 D.信息作为具体物质形态是世界的本原 解析:在探月实践中获得的信息属于意识范畴,不是客观实在,不是世界的本原,A、D错误,B正确,C与题意无关。 答案:B 5.赫拉克里特说:“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克拉底鲁认为:“人甚至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这两个观点(  ) A.前者承认运动的绝对性,后者否认静止的相对性 B.前者承认运动的普遍性,后者承认运动的特殊性 C.前者承认动中有静,后者承认静中有动 D.前者离开物质谈运动,后者离开运动谈物质 解析:“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既看到了物质的运动也看到了物质的静止,河流的性质没有改变,所以第一次可以踏进这条河流,但是第二次踏进的河流已经不是当初的那条河流了;“人甚至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看到了物质的运动而否认了物质的相对静止,第一次踏进的那条河流是不断运动的,但是他没有考虑到那条河流也是“静止”的,在这段时间,河流的性质没有改变,该观点否认了静止的相对性。 答案:A 6.生命好似流水,这股水从生命的源头流下来,永远在动荡,通过乱山碎石,到达那唯一的生命之海,没有什么能够阻止它。这段话蕴涵的哲理有(  ) ①规律具有客观性 ②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③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 ④静止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A.①③ B.②③④ C.②③ D.③ 解析:“生命好似流水”说明事物是运动的;“没有什么能够阻止它”说明规律是客观的;材料体现的是运动和规律,没有体现静止。 答案:A 7.2014年2月8日,中国南极泰山站正式建成开站。中国南极泰山站的建成为我国科学家开展长期持续的南极科学考察研究提供了良好条件,有利于拓展我国南极考察的领域和范围、拓展我国海洋事业发展的战略空间。中国南极泰山站的建成体现了(  ) ①人的认识决定了客观事物的变化发展 ②认识工具可以替代人类精确反映客观事物 ③人们能够充分运用“思维的眼睛”来认识客观世界 ④人类探索自然奥秘的能力在实践中不断得到提高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①错误,实践决定认识,客观事物有自身的发展规律;②错在“替代”上,中国南极泰山站的建成体现了人能够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③④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 答案:D 8.“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这是毛泽东《采桑子·重阳》中的诗句。“人生易老天难老”的哲学寓意是(  ) A.任何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有固定的模式 B.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C.自然规律是永恒不变的 D.人能够认识和利用规律 解析:“人生易老天难老”表明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所以选B项。 答案:B 9.目前中央气象台的天气预报业务实现了由简单的“观云识雨”到精细化预报的转变,从而能够对暴

文档评论(0)

ddf5585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