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高考考试大纲概念.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解读09高考考试大纲 分析高考真题 把握10高考命题方向 优化区域地理复习策略;一.解读09高考考试大纲;2009年浙江省普通高考考试说明;第四部分 中国地理(全国统一考试大纲);2009年浙江省普通高考考试说明;结论(一):;结论(二):; 产业重心是区城产业产值空间分布的重心。图2示意中国三次产业重心的经、纬度变化(不含台湾、香港、澳门的统计资料)。完成5~7题。 5.图中①、②、③线依次代表 A.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B.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第一产业 C.第一产业、第三产业、第二产业 D.第三产业、第一产业、第二产业 6.从产业重心的纬度变化看 A.三次产业重心均向北移动 B.第一产业重心移动最快 C.第二产业重心移动最快 D.第三产业重心移动最快 7.自1985年至2003年,产业重心移动的趋势是 A.第二产业向东南 B.第二产业向东北C.第一产业向东南D.第三产业向东南; 在2008年全国文综卷Ⅰ中,在考查产业转移时,引入了新概念“产业重心”、创设了新情景“经纬度折线图”,采用了新设问角度“产业重心变化趋势”,避开了同学们熟悉的三大产业比重结构示意图,考查产值变化、经济水平等;能力要求得到了极大提升,既考查了学生的图像判读能力,又考查了学生在了解三大产业发展、分布的基础上进行的空间思维与逻辑分析能力。;(09年福建文综第3,4题)图2示意我国及东部、中部、西部三大地带能源自给率的变化情况。完成3-4题。 3.图中四条曲线代表西部地带的是 A.Ⅰ B.Ⅱ C.Ⅲ D.Ⅳ 答案:C 4.下列地区可以大量调出能源输往Ⅳ地带的是 ①东北地区 ②西北地区 ③青藏地区 ④西南地区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D;(十五)分析有关城市化及产业结构的图文资料,回答问题。(14分) 从各国城市化的实践出发,现代城市化新概念是指人类社会活动下生产要素从农村地区向城市地区转移的过程,即包含人口城市化和经济城市化。经济城市化是指城市的财富积累状态,通常以城市建成区内各类生产活动所产生的GDP(国内生产总值)衡量。;特色鲜明、拓展空间,力求图像丰富、素材新颖 ; 图8所示,拟在A地与B地之间建设高速公路,有两种选线方案:方案①通过半荒漠地区,所需建设成本约为15亿元;方案②通过地形破碎、人口较稠密的区域,所需建设成本10亿元。试比较两种方案的优缺点。(10分); 本题为2008年海南文综试题。本题比例尺很大,从某种思维上看,是对现实社会的一种模拟,以此来丰富图像、创设新素材。本题不需要考生对方案①和方案②作出选择,而是让考生依据材料和图像信息,对两种方案的优缺点进行评价,来考查学生学习区域地理的一般方法。; 又如08山东地理-选做题: 30.(10分)[地理-旅游地理] 罗布泊地区位于新疆塔里木盆地东部,以其神秘色彩令人神往。图11是罗布泊地区旅游资源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图11(1)指出该地区旅游资源开发的优势及主要不利条件。(6分)(2)从自然环境特点考虑,到该地区旅游应注意哪些方面的安全问题?(4分)答案(1)优势:旅游资源特色鲜明(独特性强)、科考价值高。 不利:饮用水和食物短缺, (2)防风沙,防晒防暑,保暖; 防迷路。; 再如(08广东地理-1、2、4、) 1. 2008年2月26日“植物界诺亚方舟”仓库在北欧挪威的西斯匹次卑尔根岛(图1)正式落成,以便在地球遭遇极端灾害后还能保存世界各地的生命种子。选择仓库在建在此处最主要的原因是 A. 寒流流经此处,气候寒流B. 国际航线众多,交通便利C. 人烟稀少,安全性好D. 冷高压控制之下,气候严寒;28.某城市内部的地域结构为多核心结构。图15是该城市的建筑与道路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4分);读我国北方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图2),回答3~4题。;(七)在两个相同的长方形塑料盒子的一端用潮湿的土壤分别搭起一座相同坡度的“小山”,从盒子的另一端倒入等量的水,形成“湖泊”;不同的是在其中一个盆子内,将一块微湿的海绵压入“小山”底端的土壤里(见图)。分别用两个喷水壶,往“小山”上洒等量的水,模拟降水。观察、比较两个盒子内水面发生的变化。 14.放有海绵的盒子的水面与另一盒子的水面相比 A.高出很多 B. 高出稍许 C.高度相同 D. 高度较低 15. 实验中海绵代表的地理环境是 A. 黄土塬 B. 沙滩地 C. 沼泽地 D. 自流盆地 16.该实验模拟的地理事实是;二.分析09高考真题看区域地理命题趋势 ;例1:08全国文综卷(I)1—2题组,饼状统计图提供农作物类型中“油

文档评论(0)

bbnnmm88559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