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康复科;中医基础理论绪 论;主要内容;一、中医学; ⒉中医学学科属性
中医学是一门以自然科学为主体、多学科相交融的医学科学。
⑴属于自然科学范畴
⑵具有社会科学特性
⑶受到古代哲学的深刻影响
⑷是多学科交互渗透的产物 ; 3.中医学产生的背景
⑴古代的解剖知识为基础
⑵长期医药知识和经验的积累
⑶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的渗透
⑷古代哲学思想的影响;二、中医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确立; 《黄帝内经》;《黄帝内经》; 《难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㈡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发展;
晋·王叔和《脉经》现存最早的脉学专著,论述了24种病脉。; ; ;⒉宋金元时期(突破性) ;金元四大家;张子和; 李杲(字明之,号东垣老人)倡“内伤脾胃,百病由生”,治疗以调理脾胃为主——补土派(脾胃学派); 朱震亨(字彦修,后人尊为朱丹溪),倡“阳常有余,阴常不足”。善用滋阴降火治疗杂病—滋阴派;金元四大家;⒊明清时期(综合汇通、深化发展); 吴有性(字又可)《温疫论》,明确提出温病病因为“戾气” ,传染途径为口鼻吸受;温病四大家;中国医学史上的四次创新与发展;⒋近代、现代(继承与创新);三、中医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㈠整体观念
含义:关于人体自身完整性及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的统一性认识。
整体观念是一种思想方法,贯穿于生理、病理、诊法、辨证、养生和治疗所有领域。
;1、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具体体现于四个方面:
●形体结构方面
人体组织器官相互沟通,局部与整体不可分割。
内 五脏:心、肝、脾、肺、肾
六腑:胃、小肠、大肠、三焦、
膀胱、胆
外 五体:皮、脉、筋、肉、骨
七窍:眼、耳、鼻、口、舌、前阴、
后阴;所有器官通过全身经络而相互联系,其规律是:一脏、一腑、一体、一窍构成一个系统
例:
心——小肠——脉——舌(心系统)
肝——胆——筋——目(肝系统)
…………………..
注:每一系统皆以脏为首领,故五大系统以
五脏为中心,而五脏之中又以心为最高统帅,对人
体生命活起着主宰作用。
结论: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以心为主宰,五脏为中心的有机整体。
;●生理功能方面
各脏腑、形体、官窍有着各自不同的功能,相互协调。
例:
心主血液,而血液的运行又需得到肺气的推动;心血充足,人体全身得到血液营养,各脏腑行使正常功能。
结论:任何一个脏腑的功能,都是在其他脏腑密切配合下进行的,相辅相成、协调合作,共同完成人体统一的机能活动。 ; ●病理方面(相互影响)
病理上的整体性即是生理整体性的反常
△任何一个脏腑发生病变,都能影响在生理上与之相关的脏腑。
例:
胆汁上泛 黄疸 口苦
肝病→胆 胆汁排泄障碍 恶呕、厌油
;
△任何一个局部的病理变化,都不应把它看作局部的问题,而应从整体去分析。
例:
目赤肿痛 肝火亢盛
舌体溃烂 心火上炎
结论:中医病理学注重局部病理变化与整体病理反应的统一性。
; ●诊断治疗方面
△诊察疾病
依据“有诸内,必形诸外”(《孟子》),从整体出发,察外知内。
整体变化必然反映于相应的形体官窍
诊断疾病
从局部病变可测知整体气血盛衰
;
例:
面色苍白、舌淡、脉细无力 心血不足
结论:中医诊病,不仅重视局部病变或症状,更重视通过病变的部位或脏腑分析它与整体的关系,把局部与整体相结合分析方能得出正确诊断结果。;
△治疗疾病
对于局部病变,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主张从整体上加以调治。
; 例:
眼科疾患,可从调治肝(肝开窍于目)
口舌糜烂,可清心泻火(心开窍于舌)
耳鸣耳聋,可益肾补精(肾开窍于耳); 对于某一脏腑的疾病,不是仅调治本脏腑,而注重协调五脏六腑之间的关系和全身气血。
例:
心气不足,血行无力,既可补益心气,也当补益肺气以助心行血。
胆气郁滞,胆汁排泄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全套电子课件:物理(第六版).ppt
- 2024-2025学年高中信息技术(信息科技)必修1 数据与计算沪科版(2019)教学设计合集.docx
- 2025年中国金枪鱼交易中心行业全景调研及竞争格局预测报告.docx
- (本科)东南亚经济与贸易全套教学课件完整版PPT.pptx VIP
- Notre-Dame de Paris 巴黎圣母院音乐剧歌词(中法双语全).docx VIP
-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培训课件.pptx
- 牧场物语矿石镇的伙伴们完全攻略.doc VIP
- “十五五”林业发展规划.docx
- 2024-2025学年中职语文职业模块高教版(2023)教学设计合集.docx
- 温湿度计校准作业指导书.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