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频电疗法汇编.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频电疗法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康复科厉苏苏 基本知识 定义:应用频率为1-100KHz的电流进行疾病治疗方法称为中频电疗法。 中频电流无电解作用 组织电阻明显降低 对运动神经的综合效应 对感觉神经的作用 对局部血液循环的影响 对生物膜通透性的作用 音频电疗法 应用1000-20000Hz等幅正弦电流治疗疾病的方法称为音频电疗法。 音频电流的治疗作用 止痛作用:音频电流作用后的镇痛作用比较明显,治疗后痛阈明显上升,但其镇痛效果不如脉冲中频电流,而且持续时间不长。 促进局部血液循环:音频电流具有调节或改善局部微循环的作用,因而有消炎,消肿,镇痛,促进血管神经功能恢复的作用。 软化疤痕和可松解粘连:音频电流刺激瘢痕或粘连组织,使之产生震动,得到松解及软化之效应。 消散慢性炎症及硬结:对慢性炎症,炎症机化,外伤后瘀血,血肿等均具有促进吸收,消散,软化作用。 调节神经系统功能:音频电流作用于神经节段或反射区,可以促进汗腺、乳腺分泌,增进食欲,降低血压,对自主神经及高级神经活动,具有调节作用。 增强细胞膜通透性和药物透入:通过生物实验证明,音频电流可提高活性生物膜的通透性,使药物分子因浓度梯度而扩散透过生物膜。 音频电流的治疗技术和方法 仪器设备: 1、仪器-输出电流频率2000Hz,4000Hz,或2000-5000Hz的仪器。 2、电极—由电极板及衬垫两部分组成。电极板可用金属板或导电橡胶;衬垫用吸水性好的绒布制成,应大于电极板。 ? 电流强度、频率:电流强度一般以病人能耐受为准。常用频率2000Hz。 ? 治疗时间、频度、疗程:20-30’/次,1/日,10-20次/疗程。 治疗技术和方法 操作方法: ⑴根据病变部位选择电极及衬垫。 ⑵衬垫用水浸湿,将电极板装入。 ⑶治疗前告诉患者治疗时正常感觉,如出现异常感觉时应及时告知工作人员。 ⑷患者采取舒适体位,检查治疗部位皮肤是否有破损,将电极置于治疗部位,固定好。 ⑸检查仪器各旋钮是否在零位,接通电源,调节输出量,以病人能耐受为准。 ⑹治疗中应经常询问病人感觉,适当增加电流量。 ⑺治疗时病人不能移动身体,接触金属物。 ⑻治疗结束,将输出旋钮归零,衬垫洗净晾干备用。 治疗技术和方法 注意事项:1、导线与电极板必须连接紧密,金属部分不能接触皮肤,否则易引起灼伤。2、注意不能以心脏、脑部、眼睛为中心放置电极,孕妇禁忌放在腹部、腰部及其他邻近部位进行治疗。3、电极板切勿折叠,以免损坏,有破损的电极板不能用。4、治疗部位有金属物,如骨折的固定钉,不宜治疗。5、衬垫湿度要适中,不宜过干或过湿。 适应症和禁忌症 适应症:神经痛,术后粘连,瘢痕疙瘩,肠粘连,肩关节周围炎,慢性关节炎,慢性盆腔炎。腰肌劳损,注射后吸收不良或硬结等。 禁忌症:急性化脓性炎症,发热,活动性肺结核,恶性肿瘤等 干扰电疗法 定义:将两组频率4000Hz与4000Hz±100Hz的正弦交流电通过两组电极交叉输入人体,在体内电流交叉处形成干扰场。在干扰场中按无线电上差拍的原理,“内生”由1-100Hz的低频所调制的中频电流,这种电流是干扰电流,又称为交叉电流,应用这种干扰电流治疗疾病的方法称为干扰电疗法。 干扰电疗法 静态干扰电疗法 动态干扰电疗法 立体干扰电疗法 干扰电疗法的特点 在干扰电疗法中所用的正弦交流电频率在4000Hz左右,属中频范围。避免了电解的出现,电极可以简化。由于频率较高,皮肤电阻明显下降,因此可以增大作用深度。 治疗时不是用一组电流而是用两组电流 干扰电疗法的特点 在四个电极下起作用的是幅度恒定的中频交流电,机体易于适应,刺激性小。但在两路电流交叉的深处,因电学上的差拍现象产生具有显著治疗作用的0-100Hz低频调制的脉冲中频电流。这种深处“内生”的脉冲中频电刺激是干扰电疗法最突出的特点。 两组电流中,一组固定为4000Hz,另一组则在变化中。频率变化可以避免机体适应,频率固定的目的是以便于选用不同的低频调制频率,以达到不同的治疗目的。 干扰电疗法的治疗作用 镇痛:干扰电流可以抑制感觉神经,镇痛作用明显。治疗后痛阈升高。 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干扰电流具有明显的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的作用,且持续时间长。干扰电流作用于颈、腰交感神经节处,可以引起相应肢体皮肤温度升高,血液循环加强,因此可加快对渗出、水肿和血肿的吸收。 对运动神经和骨骼肌的作用:干扰电流较易为人体耐受,由于对运动神经和肌肉有刺激作用,所以可引起肌肉收缩反应。多用于周围神经损伤。 对内脏平滑肌的作用:? 对平滑肌有较强的刺激作用,干扰电流在深部组织产生的0-100Hz的差频电流可引起⑴内脏平滑肌兴奋,平滑肌活动,提高其张力。⑵改善内脏血液循环。⑶调整支配内脏的植物神经。对内脏下垂,习惯性便秘等平滑肌张力不足所致疾病有较好的疗效。 对植物神

文档评论(0)

金不换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