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就业 大学生该做什么准备.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面对就业 大学生该做什么准备

面对就业 大学生该做什么准备 ????缘起: ????又到了“找工作”的时节。10月末,人事部透露,2005年中央、国家机关考试录用机关工作人员和国家公务员报名人数再创历史新高,热门机关300:1的竞争态势无疑为2005届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平添了更多的紧张气氛。 ??其实,如今大学生就业已不再是他们个人的事,而变为全社会的事——国家出政策,学校想对策,地方、部门落实政策,大学生们则在各方的引导下逐步调整就业观念,以便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个位置。 ????然而,找工作确实辛苦,走出校门,人生的第一张办公桌究竟在哪儿?高校毕业生在找工作时有哪些东西需要审视,有哪些困难需要面对 为此我们邀请几位从事这方面工作的专家就此进行座谈讨论。 ????特邀嘉宾: ???? ABB(中国)有限公司人力资源副总裁 韩愉 职业规划咨询顾问  白玲 ????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职业服务中心主任 孙仪 ????求职者 “合适的单位在哪儿 ”用人单位 “合适的人在哪儿” ????记者:前不久,教育部发布消息说,2005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将达到338万人,比今年又增加58万。尽管增幅回落了20%,但毕业生就业压力依然有增无减。连续多年,一拨又一拨高校毕业生在紧张的空气中找工作,面对他们,你们最大的感触是什么 ????孙仪:现在的大学生面临更多的选择。许多学生一个人一学期可投100多份简历。经常有学生遇到这样的问题,用人单位打来电话问,“你投过简历吗 ”“嗯。”接着就迟疑了,“你是什么公司呀 ” ????求职心切的学生表现出来的这种犹疑、目标不明确乃至不忠诚,恰恰是用人单位很注意考察的品质。学校、市场、社会应给他们更多的信息,但现在,学的东西往往与社会需要脱节,又没有专业培训、岗前培训,你适合什么,没有人指导。学生变得很无奈,能找到什么就是什么。 ????韩愉:从人才市场来讲,ABB 中国 业务发展飞速,招人的压力极大。我们没有外人印象中高高在上的感觉。对我们来说,合适的人才应该具备的素质是,有专业经验,懂外语,掌握专门技能,有敬业精神和学习能力,但是我们很难找到合适的人,不知道合适的人在哪儿。 ????我们到很多学校招人,总体感觉是二流学校的学生往往具备一流的职业态度;相反一流大学的学生让我们感到风险很大,会出国、会跳槽,不稳定。有些博士生的动手能力太差,理论与实践脱节。 ????冷眼旁观,问题出在哪儿 ????记者:冷眼旁观,你们觉得问题出在哪儿? ????韩愉:我觉得学生们最大的问题是方向感不强。从本科到硕士到博士,很多人往往不知道将来做什么。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志向,只不过需要引导、启发和提醒。学校应多请些人力资源顾问,帮助他们明确努力的方向。 ????与前辈相比,现在的学生聪明、知识面宽、思维活跃,但他们个性强,不少人献身精神较差。我曾经招过一个助手,学外语的,一个月之内连续8天迟到,因为生活不规律,经常不能按时起床。还有一次,我们在全球招ABB全球管理培训生,在中国只招一个人,当时有一个小伙子一表人才,我们对他很满意。可到了最后阶段,却发现他的两份简历内容不一致,最终丢掉了到手的机会。还有一个接受面试的学生,很出色,我们问他明天能不能再来一次,他说我明天要考飞行员。我想问他,你到底要做什么?面试时我经常会问,你有什么弱点? 结果每个学生说的都是自己的优点。这种技巧让人感到不实在。 ????孙仪:从一个学校的人变成社会的人,应该有人帮助他们。 ????韩愉:是的,用人单位、社会、学校、学生本身都应有责任,帮助大学生进入社会,融入社会,成为有觉悟的劳动者。在这方面,我觉得企业承担的社会责任还不够,具体来说,对学生的宽容度不够,当然,学生的承诺感也不是很好。双方应当多一些互利合作。 ????白玲:对于求职者来说,所有人面临的都是一个问题,“我适合做什么 ”但当前一个很大的问题是学生不知道自己拥有什么,他们更多看到的是自己没有什么,而企业、学校也看的是他们没有什么。学生不缺能力,而是缺少一种组织, 应当指导他们把自己的能力与个人发展、社会需求联系起来考虑。企业如能建立这样一种机制当然很好,学校也应有这样的环境。 ????孙仪:学生应该知道自己哪儿好,还应该知道如何让企业知道自己哪儿好。 ????白玲:要会展现自己的强,同时也要会展现自己的弱。现在很多学生在社会实践上做假,说自己做了很多事。其实无论做什么,最重要的是发现自己的长处,用好自己的长处;同样重要的是也要发现自己的短处,并努力克服自己的短处,而不是把自己包装成一个完人。有弱点是正常的,学生最需要知道的是企业需要什么,然后在一个最关键的时候展现出他的坚定。 ????帮助他们走得更好,大家都有责任 ????记者:递简历,接受笔试、面试——一个接

文档评论(0)

zw404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