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章??金属切削原理?
1.?使工件与刀具产生相对运动以进行切削的最基本的运动称为主运动。?
其特点是运动的速度最高,消耗功率最大。不论主运动是旋转运动还是直线运动,其主运动的方向是假装工件不动。?
2.?使主运动能够继续切除工件上多余的金属,以便形成工件表面所需的运动,称为进给运动。进给运动的方向也是假设工件不动,刀具相对于工件的运动方向。?
3.?切削过程中工件上存在三个表面:待加工表面,已加工表面,过渡表面。?
4.?刀具切削部分的表面与刀刃:?
?(1)前刀面A?--切下的切屑沿其流出的表面。??
(2)主后刀面A?--与工件上过渡表面相对的表面。??
(3)副后刀面A?--与工件上已加工表面相对的表面。?
?(4)主切削刃S--前刀面与主后刀面相交而得到的边锋,并承担主要切削任务的切削刃。
??(5)副切削刃S?--前刀面与副后刀面相交而得到的边锋,承担次要切削任务的切削刃。主副切削刃的定义说明两点,其一是切削刃的位置,其二是切削刃的作用,两者缺一不可。
(6)刀尖--主、副切削刃之间的连接处,即主、副切削刃的交点。?
?一般用作标注前、后刀面角度的测量平面有三种:正交平面P?,法平面P?,背平面P?和假定工作平面P?。?
?车刀前、后刀面的位置由以下两角度确定:?
?(1)前角??--在主刀刃上选定的正交平面P?内,前刀面与基面之间的夹角。??
(2)后角??--在同一正交平面P?内,后刀面与切削平面之间的夹角。?
?金属切削过程是塑性变形的过程,不但应变大而且是在高速、高温情况下产生的,涉及到塑性理论及金属物理等学科的范围。?
?工件与刀具作用部位存在着三个变形区:?
???第一变形区---在切削层上形成切屑的变形区;?
???第二变形区---切屑流出时,与前刀面接触的切屑底层受摩擦作用后产生的变形区;???
?第三变形区---在已加工表面上与后刀面挤压摩擦形成的变形区。?
?切屑形成的四种形态:带状切屑、挤裂切屑、单元切屑、崩碎切屑。?
?切削变形程度的度量方法:相对滑移ε、变形系数ζ。
当切削塑性金属时,在切削速度不高,而又能形成带状切屑的情况下,在刀刃附近的前刀面上粘覆着一块硬度很高的楔形金属块,它的硬度可达工件材料硬度的2-3倍,这一小硬块金属称为积屑瘤。通常认为积屑瘤的形成是由于切屑在刀面上粘结造成的。?
?积屑瘤的特点:积屑瘤可代替刀刃切削,保护刀刃;可增大刀具的实际工作前角,减小切削变形;但它形成的圆弧刃口对工件产生挤压和过切,降低了加工精度;降低了切削刃口的质量,积屑瘤脱落后粘附在已加工表面上使加工表面粗糙度值增大。所以在精加工时应该尽量避免积屑瘤的产生。形成积屑瘤的条件主要决定于刀、屑间的压力和温度。
?防止积屑瘤主要从减小切削变形和减小刀、屑间的摩擦入手,具体方法是:??
(1)降低切削速度,使切削温度较低,不易发生粘结现象;??
(2)采用高速切削,使切削温度高于积屑瘤消失的相应温度;??
(3)采用润滑性能好的切削液,减小摩擦;??
(4)增加刀具前角,以减小刀、屑接触区压力;??
(5)提高工件材料硬度,减少加工硬化倾向。(调质处理)
工件材料强度、硬度愈高,切削变形愈小。?
刀具要切下金属,必须使被切金属产生弹性变形、塑性变形,以及克服金属对刀具的摩擦,切削力来源以下两个方面:
(1)被切金属的弹、塑性变形力;??(2)切屑、工件与刀具间的摩擦力。?
切削合力F?可以分解为相互垂直的三个切削分力,即F?、F?和F?,车削时:????F?切削力或切向分力;F?切深抗力或径向分力;F?进给抗力或轴向分力。
?切削力的变化规律:?
?(1)被加工材料强度越高,硬度越大,切削力就越大。??
(2)切削力随切削面积的增大而增大。??
(3)切削力随切削速度的提高而降低。??
(4)切削力随前角的增大而减小。?
?(5)F?、F?随主偏角??的变化而改变它们之间的比值。??
(6)F?、F?随刃倾角的变化而改变。
切削热的来源是切削时所消耗的功转换而成的,其热源共有三个:剪切区变形功形成的热
Q?、切屑与前刀面摩擦功形成的热Q?、已加工表面与后刀面摩擦功形成的热Q?。???????????切削塑性金属时切削热主要由剪切区的变形和前刀面摩擦形成;切削脆性金属则后刀面摩擦热占的比例较大。?
切削温度一般指的是切削区的平均温度,它的最高温度可达1000度以上,比平均温度高2-2.5倍。测量切削温度的方法有热电偶法、热辐射法、远红外法和热敏涂色法等。热电偶法用的最多,它的测温装置简单、测量方便。热电偶法可分为:自然热电偶法和人工热电偶法。?
刀具磨损的原因:硬质点磨损、粘结磨损、扩散磨损、化学磨损。
刀具的磨损过程:初期磨损阶段、正常磨损阶段、急剧磨损阶段。?
刀具耐用度是指新刃磨好的刀具从开始切削,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