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诊疗基本技能汇编.ppt

  1. 1、本文档共17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医诊疗基本技能;中医诊断学; 诊法: 学习要点: ? 了解中医诊断学的主要内容 ? 掌握中医诊断的原理和原则; 中医诊断学是在中医基础理论指导下,研究如何诊察病情、辨别病证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一门学科。;? 中医诊断学的基本原理;? 中医诊断学的基本原则***; ; ;? 第一节 问诊的意义和方法;?;问诊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1)一般项目: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婚否、民族、籍贯、工作单位、家庭住址、就诊日期、病史陈述者、发病季节等。 (2)主诉:是病人就诊时陈述的最主要的症状或体征及持续时间。如“发热恶寒三天”。主诉一般不使用病证名称。如“发热恶寒三天”,不能记为“感冒三天”。若病情复杂,其主诉中包括前后不同时间出现的几组主要症状,则应按其出现的顺序排列,如“心慌、气喘四年,下肢浮肿十天”等。 (3)现病史:是指主诉所述的疾病,从起病到此次就诊时疾病的发生、发展及变化的全过程。包括发病情况、演变过程、诊治经过和现在症状四个部分。 (4)既往史:是指除主诉所述疾病以外的患病或健康情况。包括问过去一般健康情况、传染病史和预防接种史及其他病史。 (5)个人史:是指患者的日常生活、工作等方面的情况。主要包括出生地、居住地及经历地;工作性质、劳逸起居;性情、饮食习惯;婚姻生育史等。 (6)家族史:是指询问病人直系亲属的健康和患病情况。主要询问与病人长期生活相处的父母、兄弟、姐妹、配偶、子女等的情况。;中医“十问歌”*** “十问歌”始见于《景岳全书.传忠录.十问篇》: 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五问饮食六问胸,七聋八渴俱当辨,九因脉色察阴阳,十从气味章神见,见定虽然事不难,也须明哲毋招怨。 后见于清陈修园的《医学实在易.问证诗》: 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五问饮食六问胸,七聋八渴俱当辨,九问旧病十问因,再兼服药参机变,妇人尤必问经期,迟速闭崩皆可见,再添片语告儿科,天花麻疹全占验。 后又据卫生部中医司《中医病案书写格式与要求》通知精神,改编为: 问诊首当问一般,一般问清问有关,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五问饮食六问胸,七聋八渴俱当辨,九问旧病十问因,再将诊疗经过参,个人家族当问遍,妇女经带病胎产,小儿传染接种史,痧痘惊疳嗜食偏。 ;?;?;恶寒、恶风、畏寒各自的特征及其临床意义*** (1)恶寒:以无风自冷,加衣被或近火取暖不缓解为特征。多为寒邪外袭,腠理密闭,卫阳遏郁而不达,皮毛失其温煦所致。恶寒常见于外感病初期,是表证的主要症状之一。 (2)恶风:以遇风觉冷,避风可缓为特征,较恶寒为轻,一般为外感风邪所致。因风性开泄,腠理疏松,故微有冷感而避风可缓。在内伤病中,也可见恶风,多为肺卫气虚,卫表不固所致。由于恶风主要以腠理不固密为病理基础,故常与汗出同时存在。 (3)畏寒:以经常自觉怕冷,加衣被或近火取暖,可以缓解为特征。多属阳气虚于内,机体失却阳气的温煦,故时感怕冷,而加衣被可防止阳气耗散,近火取暖可资助阳气,故畏寒可缓。;3.1 恶寒发热 ;3.2 但寒不热 ;3.3 但热不寒 ;3.4 寒热往来 ;?;2.1 有汗无汗 ;2.2 特殊汗出 ;2.3 局部汗出 ;?;2. 按疼痛性质分类;3.根据疼痛辨别寒热虚实的规律 ;?;【心 悸】;【腹 胀】;?;?;?;?;?;食欲与食量;消谷善饥;【口 味】;?;?;?;问 经 带· 月经;?;问 经 带 · 带下;第二章 望 诊;? 概 说;;? 第一节 全身望诊;望 神***;望神的原理:; 望神的分类:;观察项目 ;神志变化的一般顺序;望 色; ;主色;★常色:指人在正常生理状态时面部的色泽。中国人多表现为红黄隐隐,明润含蓄。常色可分为主色和客色。 **;★病色:指疾病时的面部色泽。或晦暗枯槁,或鲜明暴露 。病色可分为善色和恶色。** ; 面部与脏腑相关部位 ; 面部与脏腑相关部位 ;五色主病;【赤 色】;【白 色】;【黄 色】;【青 色】;【黑 色】;望 形; ? 第二节 局部望诊;头颅;望五官;望躯体;望四肢;动态异常;望皮肤;丹毒:皮肤变红,如染脂涂丹,边缘清楚,灼热肿胀。多因心火偏旺,风热乘袭所致,在小儿则与胎毒有关。;;阳斑:色块深红,甚至紫黑,多为热入营血,迫血妄行所致,为典型发斑。;【水 疱】; ? 第四节 望小儿指纹;; 关键性问题 ? 掌握舌诊的方法 ? 掌握正常舌象的特征 ? 常见病理舌象的特征及临床意义;第二章 舌 诊;? 概 说;一、舌诊的原理;①舌体与脏腑

文档评论(0)

花仙子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