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灌前路投标施组资料
PAGE
PAGE 87
主要施工方法
一、编制说明
1.1 编制依据
1.1.1灌前路(集美北大道—海翔大道段)道路工程招标文件及业主有关的补遗和其他有效的正式文件。
1.1.2灌前路(集美北大道—海翔大道段)道路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汇编。
1.1.3灌前路(集美北大道—海翔大道段)招标文件修改、澄清(答疑)纪要。
1.1.4国家现行的建筑设计规范、施工规范及验收标准以及本次招标的技术规格书等。
1.1.5业主对本工程的质量和工期等要求。
1.1.6厦门市建委颁发的有关建筑施工规程、质量、安全、文明施工等文件。
1.2 施工规范及验收标准
(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CTJB01-2003
(2)、城市道路设计规范 JJJ37-90
(3)、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 GB50220-95
(4)、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GB50014-2006
(5)、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 JCJ 50-2001 J114-2001
(6)、城市道路路基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CJJ44-91
(7)、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 JTJ034-2000
(8)、市政道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CJJ1-90
(9)、城市道路养护技术规范 CJJ36-90
(10)、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3-2002
(11)、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JTJ041-2000
(12)、设计文件明确的规范及图集
(13)、其他相应的施工及验收规范
二、工程综述
2.1 工程概况
2.1.1工程名称:灌前路(集美北大道—海翔大道段)道路工程
2.1.2工程地点:集美区灌口镇
2.1.3工程规模:
灌前路(集美北大道~海翔大道)北接灌口工业区,南接海翔大道,道路总长度1.64公里,道路全线共设置分离式立交桥两座(集美北大道2×16米预应力砼空心板梁跨线桥、前场一路4×22米钢筋混凝土连续箱梁跨线桥),一座人行地下通道(5.0净宽×2.8净高钢筋混凝土箱形框架)。
2.1.4投资来源:财政投融资。
2.1.5业主:厦门象屿港湾开发建设有限公司。
2.1.6勘察单位: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2.1.7设计单位: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2.1.8工期要求:不超过300日历日,开竣工日期按合同约定。
2.1.9质量要求:合格。
2.2 坐标、高程系统
坐标系采用92厦门城市坐标系,高程系统为黄海基面。
2.3 自然条件
2.3.1气象、水文
(1)气象
拟建工程场地所处区域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侯,温湿多雨,冬无霜雪,夏无酷暑,气候宜人,花草树木四季常青。
多年平均气温20.8℃,一、二月平均气温12.6℃,绝对最低气温2℃(1957.2.15)。七、八月间平均气温28.4~28.2℃,绝对最高气温38.5℃。
多年平均降雨量1144mm,历年最大降雨量1772mm,最低降雨量为747mm,年降雨天数约120天,4~9月为雨季,降雨量约占全年的74%。多年平均蒸发量1910mm,蒸发量大于降雨量。3~8月较潮湿,平均相对湿度80%~85%,10月至翌年2月较干燥,绝对湿度多年平均20.4毫巴。风向主要为东北风,其次为东南风,9月至翌年4月多东北风,为沿海大风季节,平均风力3~4级,最大8~9级,7~9月为台风季节,风力达7~10级,最大12级,最大风速60m/s。
(2)水文
拟建工程原始地貌为坡残积台地,现状除在K1+170~K1+255段、K1+470~K1+510段右侧及道路终点段(K1+650附近)分布有养殖池塘外,无其它地表水体或水系分布。
2.3.2地形、地貌
拟建道路位于集美灌口工业区,北起东亭路,南至杏美路。场地原始地貌类型主要由坡残积台地组成,地形呈波状起伏,但总体由北向南缓倾斜,地面坡度≤10度。勘探期间,各孔口地面标高为8.83~26.61m,相对最大高差约17.8m。
据踏勘.拟建道路沿线在KO+OOO~K0+670段跨越原灌前路(道路两侧为厂房),KO+400~揭露厚度一般1.30~5.90m,顶板埋深为0.00~2.70m,项板标高为8.43~25.51m。黄褐、棕 K0+600分别跨越集美北大道、高速公路、规划前场一路,K0+805.5~Kl+018.5段为在建铁红色,可~硬塑状,成分主要由粉、粘粒组成,含砂约10~15%,一般粘性较好。无摇振反路跨线桥,K1+100~K1+650段左侧为村庄(道路范围局部分布有民宅)。另在K1+170~Kl+255段、K1+470~K1+510段右侧和道路终点段(K1+650附近)分布有养殖池塘(池塘大小不一,水深约1~2m)。
另据调查,拟建道路除与集美北大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