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低价旅游团的陷阱
[标签:标题]
2016
PAGE9 / NUMPAGES9
感谢观看本文谢谢
低价旅游团的陷阱
2015年10月,由香港强制购物引发的“死亡”事件,再次刺激了旅游业的神经。
中国论文网 /2/view-7328001.htm
国家旅游局由此发出了治理“低价旅游团”的通知,明确提出“既要重罚组织者,也要对参加低价团的游客进行处理”。
此消息一经报道,立即激起千层浪。有人叫好,整治低价旅游团是势在必行;但也有人质疑,对参团游客进行处理是否合理。
接受记者采访的专家表示,对于低价团参团游客的处理,还需进一步对规定进行细化,而当前最首要的任务就是加大力度打击这些不合理的低价团。
2015年10月19日,两名黑龙江籍游客在香港红 民乐街一间珠宝店购物时,因购物问题与人发生争执,走出购物店时被数人袭击受伤,其中1人重伤昏迷,经医院抢救无效于20日上午死亡。
据香港媒体报道,此次出事的购物团参团人员每人只需缴付300元导游小费,就可以免团费到香港购物观光,属于名副其实的“低价团”。
北京青年旅行社营业部经理张征向记者坦言,这类宣称打着“零团费”甚至“负团费”幌子的“不合理低价游”确实存在,且在近几年呈现愈演愈烈的趋势。
899元!599元!299元!……低价团队旅游的报价似乎只有更低,没有最低。
张征强调,这些低价团的费用要远远低于正常旅游所应花费的费用,所付费用甚至无法支付往返机票,“但这种旅游团绝不会‘赔本赚吆喝’,它们往往有其他的利润来源”。
据张征透露,这类团的组织者都是旅游目的地当地的旅行社,而这些旅行社中有不少都是不知名、效益一般的,有些甚至是只有一两个人就组起来的“空壳”旅行社。
他们将这些低价团的资源通过微信、论坛等平台向各大旅行社和导游团传播,为了避免风险和便于“忽悠”,大多都会设定参团人员的年龄限制,一般要求报名者是35岁以上的中老年人。
张征强调,这种低价团几百元甚至1元的报价,虽然对外宣称是团费,但实际上就是一种“保证金”,收这笔钱主要是以此来确认哪些人肯定会出行,并且能规避旅游法禁止零团费的规定。
一旦有旅行社帮他们拉到了参团人,他们会以每名团员几百元至上千元不等的价格付给旅行社“佣金”,而参团人最终签订的合同是由当地旅行社提供,为其输送团员的旅行社只是相当于这些低价团的“中介”。
接这种负团费的低价团导游往往是没有底薪的,因此他们的提成和旅行社的利润点自然就都集中在购物这个环节上,这也成为了当前低价团最主要的利益来源。
据张征了解,还有些低价团会以“参团价格较低”“怕游客走失”等理由让参团人先押上一部分钱,承诺回程后再予以返还。
而这部分钱其实相当于当地旅行社所扣的“预留款”,如果参团人在当地的购物环节中花不够一定的费用,这笔预先押上的钱,就很可能以种种理由被旅行社扣留。
张征坦言,由于预先扣除的费用一般会比正常旅行的费用低,所以有些参团人在最终思量下也就接受了这种结果。但更多情况下,游客一旦到了当地,在导游的忽悠或恐吓之下,其消费金额往往能令旅行社和导游都有得赚。
此外,张征直言,如果团内有几个消费能力高的游客,买够了全团的额度,那么导游也不会为难每个消费者。但如果团里消费能力都一般,那么每个游客都会被要求购物,直至总额“达标”。
每个低价团的“达标”额度不同,一般来说每个游客的最低消费额度都在1万元以上。
为了保证购物的金额,这种低价团的购物主要围绕珠宝、手表、玉器、奢侈品等高端产品为主。而和低价团有“回扣”合作的店面一般都会定价较高,东西质量和真假却难以保证。
张征指出,除了强制购物外,强推自费项目,包括额外景点、游乐项目、三餐等,导游从中抽取提成;在吃、住、行方面克扣经费等也都是低价团获利的“门道”。
“目前低价购物团主要集中在港澳游和云南团;很多城市的短线一日游则主要靠额外景点、自费项目等获利。”张征说。
其实,低价团也分合法与不合法。
据中国社科院旅游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刘思敏介绍,低价团也有不同种类:一种是旅行社促销或商家通过补贴来获得市场份额,这些情况有一定的期限,是法律允许的;另一种则是团费明显低于行业的成本价格、有欺诈消费者和强迫购物的行为,这些不合理的低价活动是法律禁止的。
对于不合法低价团屡禁不止的原因,刘思敏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分析指出,当前很多旅游者的消费心理不成熟,旅行社和导游的竞争又特别残酷,严重供过于求。
“所以这些旅行社和导游为了生存,就利用这种不成熟的消费心理,给他们挖坑、设陷阱,这种操作模式就会长期存在。”刘思敏说。
在中国人民大学商法研究所所长、中国消费者协会副会长刘俊海看来,低价团屡禁不止的原因是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冲刺实验班】河北衡水中学19中考提前自主招生数学模拟试卷(6(1).docx VIP
- 品酒师考试:白酒品酒师学习资料.docx VIP
- 品酒师考试:葡萄酒品酒师必看题库知识点(强化练习).docx VIP
- 【冲刺实验班】江苏苏州高级中学2021中考提前自主招生数学模拟试.doc VIP
- 品酒师考试:白酒品酒师测试题(强化练习).docx VIP
- 品酒师考试:品酒师考试测试题(强化练习).docx VIP
- 【冲刺实验班】广东深圳高级中学2019中考提前自主招生数学模拟试.docx VIP
- 品酒师考试葡萄酒品酒师.doc VIP
- 【冲刺实验班】广东执信中学19中考提前自主招生数学模拟试卷(1.doc VIP
- 汉字与中华传统文化 (14).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