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独群体的养老困境探究.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失独群体的养老困境探究

[标签:标题] 2016 PAGE10 / NUMPAGES10 感谢观看本文谢谢 失独群体的养老困境探究 摘 要 失独群体的产生是计划生育政策实施所带来的负面反应,中国目前失独家庭达1000万,失独群体规模不断扩大。伴随失独群体逐渐老龄化,一方面是家庭养老功能的缺失,另一方面社会养老功能尚不完善,甚至存在很多阻碍因素,养老保障成为其最担忧的问题。同时,医疗需求和精神慰藉对步入老年的失独者也是最迫切的,如何有效解决失独群体面临的养老困境,满足失独群体的医疗和精神慰藉需求,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本文通过对失独群体面临的养老困境探索,多角度寻找合适的解决途径,旨在真正确保失独群体老有所养,老有所依。 中国论文网 /2/view-7412685.htm   关键词 失独群体 养老困境 养老保障 精神慰藉   作者简介:任君宜,四川理工学院法学院。   中图分类号:C913.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ki.1009-0592.2016.06.079   一、失独群体现状研究   20世纪70年代初,为了缓解人口过度增长带来的问题,我国政府开始大力推行计划生育政策,计划生育政策正式成为一项基本国策。作为50、60后的人们成为了计划生育政策的首批执行者,经过二三十年发展,独生子女政策带来的社会风险和负面效应显现。据卫生部发布的《2010中国卫生统计年鉴》显示,15-30岁年龄段的死亡率至少为40人/10万人,由此估计,目前中国失独家庭达1000万,每年15-30岁独生子女死亡人数至少7.6万人,由此带来每年约7.6万个家庭的分崩离析。   因各种意外伤害导致独生子女死亡,其不再生育、不能生育和不愿收养子女的这部分群体被称为失独群体。失去独生子女的依靠,使这一群体承受着“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痛苦,同时,面对养老照顾、医疗保障和精神慰藉多重问题和压力,他们成为计生政策的直接受害者。国家虽然给予了失独家庭一定的经济补偿,据全国老龄办发布的《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报告》显示,2013年,全国共67.1万人领取特别扶助金,其中,独生子女死亡的特扶对象40.7万人。但这并没彻底解决失独群体面临的生活照料、养老与医疗保障和精神慰藉等方面问题。   二、文献综述   社会学者孙立平认为:断裂社会更贴近中国社会现实。他所谓的断裂社会,就是在一个社会中,几个时代的成分同时存在,相互之间缺乏有机联系的社会发展阶段。社会断裂会导致一系列社会失衡现象,如贫富差距悬殊、收入分配问题、弱势群体形成、社会冲突增加、信任结构崩坍……不同群体在表达和追求自己利益的能力上存在的巨大差异。这种失衡不断的复制并再生产出巨大的社会不公正与社会的裂痕,社会裂痕不断扩大,鸿沟不断加深。 失独群体增加,导致家庭这一最小单位断裂,家庭和社会之间断裂出现“断层家庭”结构,甚至家庭这一有机体是崩溃状态。因此,需要社会的支持和帮助,构建家庭和社会的连接纽带。   社会融入理论源于迪尔凯姆的社会整合,他认为社会整合是指个体与群体的内聚性,表明个体对群体参与、认同的程度,及群体成员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合作的程度,社会整合程度低,易导致自杀现象增多,社会陷入混乱、无序之中。 失独群体受到变故影响,因害怕别人谈及子女问题,出现不再与外界沟通,甚至搬离原来居住地,断绝与外界沟通和联系,完全脱离社会生活,因此,需要社会引导和疏通,使其进一步融入社会发展中。   情感依附理论认为:人类和其他人之间强烈情感联结的倾向,是社会稳定和发展的基础,一旦遭到破坏和威胁,人们会产生强烈的情感反应。子女是保持家庭稳定的纽带,当独生子女离世,家庭内部情感依附中断,而国家、社会尚未及时弥合依附断层时,问题就产生了。首先失独群体养老诉求无法满足,其次,失独群体感情依附无法归属,同时,社会互动受阻,社会关系网络被破坏。社会不加以关注,将会产生失独群体对国家的“信任危机”和社会冲突与矛盾。   王秀银根据山东省荣成市 15 岁及以上独生子女伤亡家庭的调查研究,提出有必要对意外伤亡的大龄独生子女父母进行经济补偿和精神关爱。蒲俐虹认为,中国失独家庭和失独群体产生不同于国外,主要是政策所带来的负面效应,更多是被动的、政策性的,因此国家应承担起责任,为这一群体提供保障和对策。 据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2012年对15个省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的抽样调查,尽管国家和地方采取了许多措施和办法,但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仍然面临生活保障、养老照料、大病医疗和精神慰藉等方面的困难。其中,养老问题尤为突出。   三、失独群体面临的养老困境   家庭养老功能的缺失和社会养老功能的障碍   中国传统是“养儿防老”,儿女一直是年迈父母经济上的主要支持者,即使现今传统观念有了一定转变,但是家庭养老仍居于核心

文档评论(0)

cmccpppo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