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株洲经济转型升级及深度推进机制研究
[标签:标题]
2016
PAGE34 / NUMPAGES34
感谢观看本文谢谢
株洲经济转型升级及深度推进机制研究
[提要] 近几年,升级发展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旋律。本文总结株洲新一轮升级发展取得的成就,分析深度推进株洲升级发展的动力,并提出今后的重心工作。
中国论文网 /2/view-7424826.htm
关键词:株洲发展升级版;阶段性成果;深度推进重心
本文系株洲市社科规划课题:“打造株洲发展升级版的阶段性成果和深度推进机制”部分成果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打造株洲发展升级版的阶段性成果和深度推进重心研究
收录日期:2016年3月18日
2013年4月,株洲市委常委会决定“着力推进统筹发展、创新发展、绿色发展、人本发展,以更加坚定的决心,更大的勇气和智慧推动株洲经济的转型升级,奋力打造株洲发展升级版。”两年多来,株洲全市上下始终做到“不犹豫,不等待,不观望”,进一步推进思想大解放、作风大转变,抢抓机遇,迎难而上,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委的决策部署上来,落实到转型升级的工作实践中,坚持统筹发展、创新发展、绿色发展、人本发展,着力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坚定的决心、强大的勇气和智慧推动株洲经济的全面转型升级。
一、打造株洲发展升级版的阶段性成果
城市提质吹响“文明”号。多年来,株洲市委、市政府坚持实施“城市提质”战略,高质量提升了城市品位。2015年,株洲获评“全国文明城市”,擦亮城市金名片,将“城市提质”推上新台阶。
1、城市建设:生态化
新城建设立足生态理念。一是云龙示范区。确立“生态城、文化城、旅游城”的定位,明确整个示范区不引进、不落户工业企业,集中发展高端和现代服务业;二是天易示范区。确立“生态工业园、创新科技园、生态宜居区”的定位,重点发展“两型”制造业,构建“两型”产业体系;三是神农新城绿道工程、河东滨江绿道工程、城市道路太阳能光伏LED亮化工程。
旧城改造践行生态文明。一是建设森林城市。继续实施城市绿化工程,大种树、种大树,争取城市绿化率达到50%,进一步增强城市的碳汇能力。二是继续深入开展“蓝天、碧水、净土、静音”行动。坚持推进落后产能退出计划,净化环境;突出湘江流域的综合整治,建成株洲市水质监控系统;启动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试点工程;推广使用低噪音的生产设备和改进生产工艺、控制噪声源、降低声源噪音。三是继续实施城市“美化、绿化、亮化、数字化”工程建设。改造和整治城区29条主次干道建筑物立面进行整体改造,拆除1,620栋临街建筑物防盗窗4.5万个,统一设置招店牌1.2万块,拆除临街围墙1.8万余米;改造老旧小区8个,打造3条特色样板街等;完成绿化新建和提质改造项目340个,拆围透绿131处,城区绿化覆盖率达50%,绿地率达45.5%,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14.3平方米。
2、城市经营:高端化
优质创建为城市立标。在短短几年里,株洲人民全心全力进行各种优质创建活动,城市美誉度不断攀升。株洲市从全国十大污染城市,完美转型为“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交通管理模范城市”、“国家首个电动公交城”、“全国城市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建设示范城市”、“全国人居环境范例奖”、“中国十大最具投资价值城市”、“中国最佳营商环境十大城市”。
以德润人为城市铸魂。在各种创建活动中,注重以德润人。全市启动了177个道德讲堂,每月至少开展一次活动;组织道德模范进基层、进乡镇、进学校、进军营巡讲巡演200余场;深入开展“文明交通行动”、“文明餐桌行动”、“做谦恭有礼株洲人”、“爱心送考”、“湘江徒步毅行”等主题实践活动,全市注册志愿者48万人,市区建成1,060个学雷锋志愿服务岗。
3、城市管理:数字化。株洲数字化城管在国内第一次融入3G技术,达到省内一流、国家先进水平,已成为全国42个数字化城市管理试点城市之一。
启动“数字规划”。把“数字规划”作为城市建设规划的重点,推进城市规划广域网、数字化工程、技术创新工程、办公自动化、电子报批等5个系统建设,确立一种高效公正与严密的新型规划审查模式,规范审批程序,真正方便群众办事,提高城市规划管理科学化水平。
搭建“数字平台”。一是按照统一设计标准、统一开发软件、统一网格划分、统一事件部件编码、统一信息交换和接口等标准、统一业务流程、统一规范化建设的原则,搭建市、区两级数字城管平台,完成了城区135.87平方公里基础地理数据普查、410公里的街道实景影像与数据库建设;二是在城市管理数字系统中,建设了无线数据采集、监督中心受理、协同工作、地理编码、大屏幕监督指挥、综合评价、应用维护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