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集训37.课外文言文训练(B卷).ppt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考点集训37.课外文言文训练(B卷);一、(2015·泰州)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回答问题。 自昔词人琢磨之苦,至有一字穷岁月,十年成一赋者。白乐天诗词,疑皆冲口而成,及见今人所藏遗稿,涂窜甚多。欧阳文忠公作文既毕,贴之墙壁,坐卧观之,改正尽善,方出以示人。 蘧①尝于文忠公诸孙望之处,得东坡先生数诗稿,其和欧叔弼诗云:“渊明为小邑。”继圈去“为”字,改作“求”字,又连涂“小邑”二字,作“县令”字,凡三改乃成今句。至“胡椒铢两多,安用八百斛”,初云“胡椒亦安用,乃贮八百斛”,若如初语,未免后人疵议。又知虽大手笔,不以一时笔快为定,而惮于屡改也。(选自《春渚纪闻》) 【注】①即本文的作者何蘧。;穷尽,用尽;/;(范晔《强项令》) 【乙】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踊①人贪戾,一国作乱。其机如此,此谓一言偾②事,一人定国。 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③;则财恒足矣。仁者以财发身④,不仁者以身发财⑤。 (节选自《大学》) 【注释】①踊:yī,通“一”。偾:fèn,偾事,坏事。③舒:慢慢消费的意思,这里指节俭。④以财发身:用仗义疏财修养德行。⑤以身发财:用生命敛钱发财。;B;3.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A.威不能行/一令乎 B.以/宣尝为二千石 C.则/财恒足矣 D.仁者/以财发身 4.对选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甲文刻画了董宣秉公执法、不畏权贵的“强项令”形象;乙文则是用格言的形式告诫世人修身以治国的道理。 B.甲文“唯见布被覆尸,妻子对哭,有大麦数斛,敝车一辆”,体现了董宣为官清廉、生活贫困;乙文“为之者疾,用之者舒”,提倡消费者应该节俭。 C.甲文从事件的起因、发展、高潮、结局详细记叙了董宣断案的经过。 D.甲文董宣死后家境贫寒的景象刚好印证了乙文中“不仁者以身发财”的观点。;5.对选文写作手法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甲文通过正面、侧面描写刻画人物形象;乙文通过对比手法表明修身、治国之道。 B.甲文行文活泼,语言富有表现力;乙文句式整饬,语言平实。 C.甲文浓墨重彩刻画董宣秉公执法,只是为了突出他个人英雄形象;乙文以“一言偾事,一人定国”说明个人言行与国家命运息息相关。 D.甲文集描写、议论、记叙为一体;乙文则以议论为主。 6.将甲、乙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将何以理天下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生之者众,食之者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请结合甲文文意,分析“天子不与白衣同”的言外之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作,称作;品行、德行;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1)羊子尝行路,得遗金一饼,还以与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中道而归,何异断斯织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乐羊子妻告诉乐羊子哪两个道理?对乐羊子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道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3.如??看待晋文公“罢兵而去”的行为?请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档评论(0)

tt43567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