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湘赣开放合作实验区桥头堡建设研究
[标签:标题]
2016
PAGE18 / NUMPAGES18
感谢观看本文谢谢
湘赣开放合作实验区桥头堡建设研究
[提要] 建设湘赣开放合作试验区是国家探索跨省际合作、落实长江经济带和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目前,湘赣开放合作试验区建设进入关键期和攻坚期,全面启动株洲萍乡对接先行区乃为重要之举。
中国论文网 /2/view-7409402.htm
关键词:湘赣开放合作试验区;株洲萍乡对接先行区
本文系株洲市“十三五”规划课题:“全面推进湘赣开放合作实验区的建设”部分成果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6年5月16日
近几年来,湘赣开放合作实验区的建设马不停蹄。湘赣省际、株萍市际党政之间就开放合作问题进行了多次互访和会商。2014年5月13日,株洲市与萍乡市签订《湘赣开放合作试验区战略合作框架协议》,2015年4月15日湘赣两省政府签署了《进一步推动湘赣合作框架协议》和《共建湘赣开放合作试验区战略合作框架协议》,2015年9月湘赣两省制定了湘赣开放合作试验区发展规划,试验区规划范围包括湖南省长沙市、株洲市、湘潭市,江西省萍乡市、宜春市、新余市。目前,由于行政体制、基础设施等因素的制约,全面推进开放合作试验区的建设还是有很大的障碍和困难,必须寻找重点突破。通过调研,课题组强烈感受到作为湘赣开放合作桥头堡的株洲市和萍乡市就是湘赣开放合作试验区建设的突破口,建议强力推进株萍以醴陵东富工业园和湘东老关工业园为核心区域15~20平方公里的开放合作“先行区”建设,打造跨省区域合作示范区、开放型经济体制机制创新区、区域发展重要增长极,为湘赣两省及我国中西部地区跨省、跨区域合作提供“创新发展、先行先试”的经验和示范,从而推动区域开放合作全面对接和区域经济的滚动发展。
一、全面启动株洲萍乡对接先行区的重要意义
全面启动株洲萍乡对接先行区是打造株洲区域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区域开放合作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势所??和必然要求。其一,新一轮改革开放背景下国家把区域开放合作作为统筹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国家发展战略,因此区域开放合作发展面临一个重要战略机遇期。国家新一轮区域发展布局的重心,正在向中西部倾斜,把湖南向东发展摆到十分突出的战略地位,株洲正处于中西部重要节点;其二,湖南省确立了一带一部区域发展定位和打开湖南东大门战略。打开湖南东大门就是与赣西萍乡等地市的开放合作。纵览湖南版图,湖南东部正好是“一带一部”的重要交汇点、联结带,株洲则地处“一带一部”的核心区。打开湖南东大门,即以株洲为核心,依托区位、交通、产业、人才等综合优势,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把湖南东部地区建设成为湖南省对接长三角、承接上海自贸区辐射的桥头堡,东部沿海地区带动中西部地区发展的排头兵。但我们也要认识到株洲虽处湖南打开东大门战略的核心区,但周边还有长沙、浏阳及其他市县,发展处在激烈竞争态势。湘赣开放合作试验区发展规划提出发挥轴带带动作用,优化提升沪昆合作廊道,加快建设长浏萍合作廊道,培育发展长-万-高合作廊道,促进沿线地区基础设施、城乡建设、产业发展、全方位对接融合;设浏阳-上栗共建区,醴陵-湘东共建区,浏阳-铜鼓大围山、大沩山共建区。这三轴、三共建区,虽有侧重,但在很多产业上相似,加上长沙是省会城市,浏阳市是长沙管辖,他们具有株洲及下辖醴陵市所不具有的很多优势,在上一轮长株潭城市群建设中,株洲已略逊一筹,在新一轮区域经济发展中如果株洲不抢抓机遇,奋发有为,将会落后发展周期。打开湖南东大门,可以说正具备天时地利,抓住机遇,形成新的开放发展局面是时代赋予株洲的使命。机遇不会自动转化为发展,株洲只有发挥“火车头”精神,勇于担当,抢抓机遇,敢闯敢试,先行先试,在搞好内生发展的同时,强力推进株萍开放合作“先行区”建设,才能赢得机遇,率先发展,实现株洲发展升级版,为湘赣两省及我国中西部地区跨省、跨区域合作提供“创新发展、先行先试”的经验和示范。
全面启动株洲萍乡对接先行区是株洲发展战略布局和调整的必然选择。株洲市域行政范围呈狭长形,南北距离超过200公里,市区偏隅于市域北部,东边与江西省接壤,向北受长株潭“绿心”保护区限制、向西已临近湘潭,发展空间受到严重的制约,只有向东向南拓展,就犹如打开了一个巨大的“扇形”空间,“湖南东大门”完全洞开,株洲才有广阔发展空间。长株潭一体化的推进过程中株洲将处于相对劣势地位,从总体上来讲,长株潭一体化将带动株洲的发展,但是从经济要素的流向上看,近期内株洲将处于不利的地位。因为株洲离长沙太近,不能成为独立的区域中心,加上长沙尚处于扩张发展期,他对人才、资金、项目等方面的需求就好比是一个“黑洞”,有多少就可以吸纳多少,同时长沙发展战略已向北向西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