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有道2.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天下有道2

第  PAGE 7 页 陕科大附中高中部255自主学习教案 课题: 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编写:朱亚娟 审定: 时间: 教学目标1.理解、运用文中关于孔子学习、从政和为人处世的精髓,进一步培养文言阅读能力。? 2.感受孔子光辉人格魅力,提高个人的思想道德修养,树立勇于担当社会责任的精神。?班级教学重点理解、运用文中关于孔子学习、从政和为人处世的精髓,进一步培养文言阅读能力。?姓名教学难点感受孔子光辉人格魅力,提高个人的思想道德修养,树立勇于担当社会责任的精神。?教法学法 合作探究 讨论 授课课型新授课课时2课时(第2课时)教具学具多媒体探究中的困惑 与问题教学过程一、温故、预习 二、激趣导入 师生共同完成p12第三大题。 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羿上射九日、下除猛兽以拯救百姓,大禹八年在外,三过家门而不入为治理洪水,这些都凸显了那勇于担当民族重任的悲壮。 女娲炼石补天的神话故事导入:远古时代,天柱断折,九州崩裂,天不能完全覆盖大地,大地不能完全承载万物,大火延烧而不灭,大水浩大而不止,猛兽攫噬善良的人民,恶鸟抓取老弱的百姓。这个时候,有女娲炼五色石补苍天,并砍下大龟的脚作为天柱,还积聚芦灰来治理洪水。女娲补好了苍天,立好了天柱,诛灭了兴风作浪的水怪,使天下百姓得以保全生命——女娲把拯救百姓于水火之中,当成自己必须担当的命运。孔子不是女娲之神,但是他也有担当社会重责的精神。三.创作背景 四 批情入文, 探讨文本 (1)第二则: 1、子路问津中,到底是谁来指点谁的迷津? 按照桀溺的看法,天下大乱,整个世界都像滔滔洪水泛滥一样,谁能挡得住呢?谁又能治理好这种泛滥,像传说之中的大禹一样,使天下重归太平呢?没有!所以,孔子和子路等人的奔走救世是徒劳无益的。这是第一层意思。第二层意思是,既然不能救世,那我们怎么办呢?要么就随波逐流,大家一起混日子,得过且过——这是长沮、桀溺们反对的,其实也是孔子反对的;要么就避开那些坏人而寻求治理天下、拯救世道的好人——这是孔子的观点,所以他带领学生离开鲁国而奔走天下,即便是“累累如丧家之犬”也绝不后悔,甚至是“知其不可而为之”。 但这也是长沮、桀溺们所反对的。因为,在他们看来,举世皆浊,你到哪里去寻找净土呢?世人皆醉,你到哪里去寻求清醒的人呢?所以,与其避人,不如避世。连整个浊世都避开了,隐居于山林之中,与鸟兽同群,管它世道变成什么样子。这就是长沮、桀溺们的观点,说到底是隐士的哲学。 2、从哪些细节可以看出长沮、桀溺对孔子选择的嘲讽? 关于荷蓧丈人这句话,历来有两种说法。吕本中《紫微杂说》中说:“四体不勤二句,丈人自谓也。”朱熹《论语集注》中说:“犹言不辨菽麦尔,责其不事农业而从师远游也。”如果按前一种说法,即使是“丈人自谓”,也是一种揶揄之辞。因为丈人实在是从事农耕的人,过着自耕自食的隐居生活。若说这样的人“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显然是不合情理的。所谓揶揄之辞,就是借说自己来揶揄子路与孔子这类人。但是,从整个情节和语意看,还是后一种说法较为合理,是批评子路不从事生产事业而到处游说。 然而,从后边紧接着一句话:“孰为夫子?”看来,又似乎直接批评孔子。意思是:“你的老师四肢不勤,五谷不辨,算什么老师?”即便这话直接针对子路而言,实际上也是暗指孔子,用这话表达自己与孔子政见之不同。从口气来看,荷蓧丈人的话是很气愤的,可见,他自己的政治见解是深思熟虑的,而对孔子的观点也是了如指掌的。 (2)第三则: 1、如何理解“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这一句出自有“楚狂人”之称的接舆讽劝孔子的《凤歌》,意思是说过去的事情已无法挽回,未来的事情还来得及改变。接舆认为,孔子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的做法是徒劳的,已经过去的就算了,希望他从现在起就不要再过问政治了。后来,“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这两句就成了一些人的生活格言,但含义与原来已经完全不同了。现在的意思是说人不能一味追悔既往,而应奋发努力,争取今后有所作为。 2、你认为楚狂人与孔子有什么区别? 楚狂归隐,不是不思进取,而是知时务而等待时机的远见卓识者。与孔子所不同者,在于楚狂欲救一代之政治、一时之天下,生不逢时的时候,便潇洒清高地度过一生;孔子不仅欲救一代之政治、一时之天下,更要救万世之政治、千秋之天下,孔子不为一时不得志而舍弃当世的救济之心,更不会因为自我不得志而舍弃行道于万世之志。 (3)第四则: 在第4节中,子路为什么说“欲洁其身”的作法是“乱大伦”? 因为“欲洁其身”的人消极避世,缺乏对国家社会的责任心。所以子路认为“欲洁其身”的做法违背了君臣间的根本伦理关系,是“乱大伦”。

文档评论(0)

cbf9679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