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水稻低温冷害调查结果及应对措施
水稻低温冷害调查结果及应对措施
(三峡综合试验站)
3月下旬以来,重庆市遭受了长时间、多次强降温灾害性天气过程,4月1-4月5日,三峡综合试验站站长黄文章带领栽培专家黄成志等对开县、云阳、梁平、忠县、万州5县不同育秧方式进行了全面调查,结果表明,3月10日前后播种的水稻,大部分地区水稻秧苗出现生长停滞、黄叶、青枯死苗、烂苗及烂种等不同程度的冻害,开县表现较为突出,在该县湿润育秧一般田块冻死率在10%左右,旱育秧一般田块冻害率在30%左右,而播种密度较大的机插秧秧苗,冻害率相对较高,表现问题相对集中,一般田块30%左右。
图一 黄文章站长在查看苗情
为保证农户正常栽插,降低强降温灾害性天气对水稻生产造成的损失,针对大田受害情况,三峡综合试验站提出了相对的应对措施:
1、做好秧田保温防寒工作。特别是3叶以下的小苗、弱苗正处于“断奶期”,及时加盖薄膜保温防寒。湿润育秧应及时灌水淹没床面,发现死苗的秧田应每天灌一次“跑马水”,并及时排出,采用小水勤灌,冲淡毒物。待水稻秧苗新根发好后,再排干水进入湿润管理阶段;旱育秧苗床要尽量浇足水分,提高苗床与空气湿度,缓解死苗现象。
图二 秧苗受害情况
2、增施热性肥料。每亩秧田可施15—20kg草木灰,可提高地温,防止低温烂秧。有条件的农户,可用0.5%尿素+0.2%磷酸二氢钾溶液进行秧苗根外追肥,还可增施硫酸亚铁、硫酸锌等微肥,增加秧苗叶绿素含量,增强光合作用。
3、预防后期立枯死苗的情况。随着气温上升,旱育秧床极易出现青枯、立枯病等病害,要及时选用3%甲霜·噁霉灵水剂300~500倍液、55%敌克松300~500倍液、3%广枯灵水剂300-500倍液、立枯净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等药液,辅以叶面肥,进行均匀喷雾抢救,可缓解病害,提高秧苗素质。
及时补种和调剂秧苗。对烂秧死苗严重的地区,若有水源保证,应组织农户开展生产自救,互相调剂秧苗,保证水稻满栽满插。若无法调剂,则应该及时利用救灾种子补种。补种时一定要咨询当地种子管理部门,选择适宜品种。高海拔地区补种时应选择生育期与汕优63相当或略短的品种等,慎用对高温敏感的品种。??海拔地区可适当推迟播期,在4月上旬播种为宜(根据不同地区进行调节),可选择丰产、稳产性均好的杂交稻品种如辐优802、Q优6号、万香优1号等,补种时实行温水浸种、催芽播种,争取早出苗,培育多蘖壮苗。
为了让边远山区农民朋友能及时掌握相关知识,黄文章站长还特派出综合专家张甲、育种专家雷树凡等,以科技赶场的形式在万州的孙家等乡镇提供相关的技术咨询服务,并发放相关资料2000余份。
图三 科技赶场活动现场
国家水稻产业技术体系三峡综合试验站
2011年4月9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