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国学智慧乾 泉 ;一、人的三种精神的和谐;二、伏羲先天八卦图;三、《易经》国学的人文财富价值;四、人的三种精神的和谐; 五、《大学》之人文素养结构模型;六、《易经》与管理者素质做好一个企业管理者,要具备的知识和能力很多。但作为基本常识,说简单也很复杂。现运用《易经》基本原理解析如下:;七、中国传统文化的 全息结构系统;八、“和谐”是中国哲学的核心价值;;;;九、五行八卦生克图;十、中国传统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全息逻辑关系;十一、儒家文化与自然管理哲学
以儒家己立立人的精神立身,以道家圆融无碍的智慧处世,以佛家觉悟有情的慈悲安心 读儒书而不至于偏执,读道书而不至于诡秘,读佛书而不至于疏狂,如此,则天下定矣
形成于3000年前的中国传统文化内容博大,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百家争鸣”一说。
我们主要讨论儒道佛的思想。
事实上,今天西方企业最关注的除了兵家的谋略思想外,也正是儒(新儒家)、道(新道家)佛(中国禅)的智慧。
; ? 儒家强调道德的力量 :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
? 道家强调自然的力量: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25章)的思想。
? 佛家强调觉悟的力量:
佛教的佛就是觉的意思,它从本质上可以归结为一种由觉而悟,从而拥有信仰的过程。;
二、我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内容及其对现代企业管理理的启迪
1、从现代伦理的角度看古代管理智慧
与西方重“术”不同,中国古代传统思想则属于“道”的智慧。
这个道的智慧是大智慧。因为“明道”才能“取势”然后才有“研术”即具体的操作技术的生成问题。
;2、古代文化讨论的六大智慧问题
(1)善恶之辩
孟子:性善论,“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孟子·告子》)。
告子:性不善不恶论。
荀子、韩非子:性恶论,“德厚之不足以止乱也.”(《韩非子·显学》)
;
但是,传统人性论的观点集中体现于《三字经》的开篇句:“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这与西方的性恶论恰巧相反。
? 这个传统对我们的启迪可以归结为:
在现代管理注重心性控制的觉悟力。
;( 2)人我之辩
儒家:利他主义,“禹八年于外,三过其门而不入”(《孟子·滕文公》)。
佛家: “不二真谛”中的“自他不二”思想。
反对杨朱的利己主义思想 : “拔一毛利天下,不为也。”
所以,与西方文化有悠久的利己主义(或称合理利己主义)不同,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一直主张利他主义即仁道、恕道。
;
在中国人的观念中也有“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的说法,但这一直是被正统文化所批判的。
我们的正统文化从来是主张利他主义,甚至是自我牺牲的。
? 这个传统对我们的启迪可以归结为:
在现代管理中培养“仁者爱人”的亲和力。
;
(3)义利之辩
儒家、佛家:尚义反利,主张“见利思义” (《论语·宪问》)。
墨子:“皆相爱,交相利”。
杨朱:利即义,“利为实,义为虚。”
以儒家为道统,所以我们的传统是道义论的,这与西方的功利论是正好相反的。
;
儒家的经典语录:
“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孟子·梁惠王》)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论语·述而》)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
儒家不反对利,孔子就说:“富而可求,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论语·述而》)。
但反对不义之利,即“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主张超越“天下熙熙,皆为利去;
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的现实人生。
? 这个传统对我们的启迪可以归结为:
在现代管理中培养“士魂商才”的定力。;(4)欲理之辩
儒家:节欲(孔子)、寡欲:“养心莫善于寡欲”(《孟子·尽心》)、不使可欲(孟子)、主欲(荀子)等。
道家:无欲,“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老子》3章);无欲则刚,“知足之足常足矣”。(《老子》46章)
佛家:禁欲,“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般若心经》)
;反对《列子·杨朱》中的纵欲主义:“人之生也,奚乐哉?为美厚尔,为声色尔!”“一为寿,二为名,三为位,四为货。有此四者,畏鬼畏人,畏威畏刑,此之谓遁人也。”
这和西方古希腊以来的张扬欲望传统也是相反的。
? 这个传统对我们的启迪可以归结为:
在现代管理中培养“不使可欲”的自制力。
;(5)有无之辩
儒家:“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易经》)“奋乎百世之上,百世之下,闻者莫不兴起也”(《孟子·尽心》)
道家:“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老子》64章)
佛家:“即是无念无忆无著,不起诳妄。 ”(《坛经·般若品第二 )
;
因此,中国传统推崇的境界是: “在欲而无欲,居尘不染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高分子材料科学前沿 结构与性能 氰酸酯的结构与性能.docx VIP
- 2025-2030中国分子泵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docx
- 县依法完善农村土地二轮延包工作总结.pptx VIP
- 装配式泵站工程施工方案(3篇).docx VIP
- 安全经验分享大庆石油管理局化工集团甲醇分公司220氮气窒息事故案例分析.ppt VIP
- 医疗器械体系文件-软件生存周期控制程序.doc VIP
- 无人机清洗作业通用规范要求.pdf VIP
- 化学反应工程课件非理想流动.ppt VIP
- 完善二轮延包工作汇报.pptx VIP
- QB∕T 2584-2023 淋浴房 QB∕T 2584-2023 淋浴房.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