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汇编.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批判继承,反封建民主思想;一、“百家争鸣” 的出现——儒家思想的形成(春秋战国);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其主张;一、早期儒家;(二)发展;(二)发展;;道家学派;法家学派;材料一: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 。             ;兼爱 非攻 非乐? 非命 尚贤 尚同? 节用? 节葬 ;墨家学派;诸子百家思想 兼爱非攻贤被尚,爱人不分民与王。 民贵君轻仁主张,政在得民桀纣亡。 人定胜天荀思想,唯心哲学我老庄。 窃钩窃国不一样,改革集权法主张。 韩非思想放光芒,诸子文章各有长。;“百家争鸣”中的主要治国理念;联系:三者有互补性,发展中表现出融合趋势。战国时荀子综合了法家和道家思想的积极合理成分,使儒家思想更能适应社会的需要。汉武帝时,董仲舒以儒家思想为基础,以法为辅助,兼采道家的合理思想,奠定了中国封建统治思想基本格局。;1 “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这一主张属于( ) A.儒家“仁爱”思想??????????B.墨家“兼爱”思想 C.儒家“礼治”思想???? ????D.墨家“非攻”思想 ;3.孔孟学说主要讨论的是( ) A.人与人的关系 B.人与自然的关系 C. 国与国的关系 D. 夷夏关系;5.从孔子提出“仁”到孟子主张“仁政”,再到荀子强调“仁义”,儒家思想的早期发展始终贯穿的一条主线是( ) A.从强调个人的道德修养入手描绘设计一个礼乐文明社会 B.统治者要“仁者爱人”,被统治者要“克己顺服” C.依靠礼仪法制的教化规范,把小人变成君子,凡人变成圣人 D.从强调“三纲五常”入手构建一个大一统社会 ;6.儒家经典强调:“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这段话体现的是( ) A.民本思想 B.仁政思想 C.礼法并重 D.礼治为先;7.“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指用草做成的狗形,供祭祀用)……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与此引文最为接近的观点是(  )。 A.“仁者爱人” B.“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 C.“与人为善,暖于布帛” D.“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思想主张。能力要求是对材料的阅读理解和对有效信息的获取。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的意思是天地是无所谓仁慈的,它没有仁爱,对待万事万物就像对待刍狗一样,任凭万物自生自灭。材料中“道常无为而无不为”明显是道家学说的主张。备选项中A是儒家孔子的思想主张,C是儒家孟子的思想主张,D是儒家荀子的思想主张。 答案 B;(一)儒学陷入低潮;二、汉代儒学成为正统 (二)董仲舒改造的新儒学;西汉初年:“无为而治”,儒学逐渐复兴;西汉初期以“无为”的黄老之学为统治思想, 出现了怎样的后果呢?;3.特点:;(三)儒学独尊,儒家思想成主流;探究一 汉代儒学独尊的确立 ;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原因 ;材料 汉武帝和他的近臣将所谓“儒术”扩展之后又延长,以至包括了有利于中央集权官僚政治所必需的种种理论与实践的步骤。孔子所提倡的自身之约束、待人之宽厚、人本主义之精神、家人亲族的团结和礼仪上之周到等等全部构成官僚集团行动上的规范。孟子所倡导的人民生计与国本攸关也毫无疑问地被尊重。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积极: (1)“大一统”思想对巩固中央集权,维护中华民族的统一有积极作用。 (2)“仁”“仁政”及“以德治民”等观点,构成官僚集团的行为规范,使封建政府关注百姓的生计。 (3)“仁义”、“孝道”等观点,逐渐成为中华民族的道德伦理观,有利于和谐人际关系。 (4)儒家思想成为主流思想,推动了教育的发展。 消极: 结束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扼制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质上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13·湖北黄冈一模·29)秦始皇焚书,只有医药、卜筮、种树等书籍不在禁、焚之列,焚书之后又坑儒以警告天下,到汉武帝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充分说明( ) A.政治制度决定文化的命运 B.专制统治空前强化 C.文化成为政治权力的附庸D.主流文化被否定和限制;(2013·湖南长沙一模·25)“今切以为其当与不当,可内反于心而定也。尧谓舜曰:‘天之历数在尔躬。’言察身以知天也。……天子者,则天之子也,以身度天。”对此话理解正确的是( ) A.是一种格物致知的认识论 B.意为反省内心就可得到天理 C.意为对君主的权力形成制约 D.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2013·广东中山高三期末·3)汉代儒学是对先秦儒学的继承和发展,与

文档评论(0)

花仙子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