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学复习介绍.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史学概论复习要点 一、名词解释 历史:广义的指已经过去的自然史和人类史;狭义的指独立于人们一是之外的已经过去的人类社会的客观运动过程。 史学 历史理论人们对客观历史运动的认识,包括天人关系,古今关系,民族问题,人的地位和作用。历史发展变化的动因等等。 史学理论:人们对历史学的认识,是关于史学本身的性质及其与社会关系,史家修养与批评的理论。 良史:“其明必足以周万事之理,其道必足以适天下之用,其智必足以通难知之意,其文必足以发难显之情,然后其任可得而称也。”(曾巩《南齐书目录序》) 书法不隐: 史才三长:是刘知幾所著《史通》中提出的关于史家修养的要求:史学、史才、史识。 直书 曲笔 信史 史法:指历史记载和历史编纂方法,其内容包括史书的外在形式和内部结构,主要表现为史书的体裁与体例。 撰述 记注 史意:指历史撰述中寓含的思想和宗旨,其内容包括史家对历史的理解和对史学的认识,主要表现为史家的历史理论和史学理论。 史德:是清人章学诚明确提出的,讨论的是史学家的修养问题。 新史学:最初是专指对具有“四弊二病”之旧史学而言的“新史学”。后来含义逐渐扩大,一指鲁宾逊的《新史学》,二指以唯物史观为中心的史学。 80年代以来专指有别于“旧史学”和国外各种历史史观与历史学派。或包括唯物主义史观或不包括唯物主义史观史学。 正统论 二重证据法:由王国维提出,把发现的史料与古籍记载结合起来以考证古史的方法,即“纸上之材料”与“地下之新材料”相互印证的研究方法, 历史演进法 中国文化二周说 《史学要论》 五朵金花:是指中国古代史分期问题、中国封建土地所有制形式问题、中国封建社会农民战争问题、中国资本主义萌芽问题、汉民族形成问题。 史学革命:1958年,随着经济“大跃进”的发展,史学界也提出了“大跃进”的要求。“史学革命”应运而生。1958年的“史学革命”就是打破王朝体系,建立人民史体系的“革命”。“写农民的历史,为农民写历史”,是这次史学革命的指导思想。史学界在如何估价阶级统治的历史方面所表???出的种种非历史主义的倾向,无不是在这种指导思想下发生的。为时虽然短暂,但影响却至为深远。特别是它埋下了此后史学界所有冲突的根。 厚今薄古:最初被理解为厚近现代史薄古代史,厚理论薄资料,厚通史薄专史(考据),稍后主要被理解为要厚劳动人民的历史薄剥削阶级的历史;最后发展为“打破王朝体系”,“写没有帝王将相的中国通史”,直至导致“见地主就骂,见封建就反”的“狭隘的阶级观点”的大泛滥,从而引发了“历史主义与阶级观点关系”的激烈论战。 历史主义 东方主义:是“西方控制、重构和管辖东方的一种方式”,其对东方历史想象的最典型的特征就是长期停滞、没有发展。与此相伴的观念,就是反复毁灭与重建,“野蛮”、“愚昧”、“未开化”或“半开化”、“残忍”、“普遍奴隶制”等等。其结论就是:东方需要西方来拯救,东方的一切民族要么灭亡要么西方化,没有其他选择。这样,东方的历史与未来就被纳入了西方的轨道。从本质上说,这种模式和理论是“欧洲中心论”的派生物 客观主义:将史料等同于历史认识客体,否认历史认识主体主动参与的可能,强调建立纯客观的史学。 相对主义:将历史认识主体的主观能动作用视为历史认识的决定作用,否认史料的客观性,怀疑人类重建客观历史的能力。 欧洲中心论:把欧洲(主要是西欧)的历史看作是世界历史发展的主轴和主要动力,贬低和歪曲中国与其他非欧洲国家的历史地位和成就。 历史认识主体 历史认识客体 主体意识结构 校法四例:陈垣《校勘学释例》,包括对校法、本校法、他校法、理校法。 二、简答题 1、简述中国古代史学的主要发展阶段。 一、中国古代史学理论的产生:先秦、秦汉 1、原始的历史意识 2、《春秋》和孔子的史学意识 3、孟子:事、文、义 4、《左传》的史学意识 5、司马迁和《史记》:自觉的史学发展意识 6、此期主要史学理论成就 二、中国古代史学理论的形成:魏晋南北朝 隋唐 1、刘勰(南朝梁)与《文心雕龙?史传》 2、唐初政治家对史学的认识 3、《晋书》卷八二《陈寿等传》(史家类传) 4、《隋书·经籍志》 5、刘知幾与《史通》 6、皇甫湜与《编年纪传论》 7、韩愈与柳宗元的史官与修史论 三、中国古代史学理论的发展:宋元 1、《册府元龟》国史部的史学批评 2、司马光与《资治通鉴》 3、吴缜与《新唐书纠谬》和《五代史纂误》 4、曾巩的史学批评 5、叶适的“史法”之议 6、朱熹:“读史当观大伦理、大机会、大治乱得失” 7、郑樵论“会通之义”(《通志》总序) 8、马端临论“会通因仍之道”(《文献通考》序) 四、中国古代史学理论的终结与嬗变:明清 1、王世贞的国史、野史、家史之论 2、李贽的历史是非观 3、明末清初的经

文档评论(0)

a33666114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