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东城区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VIP

北京市东城区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北京市东城区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

东城区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统一检测 高三历史 本试卷共8页,共100分。考试时长10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第Ⅰ卷(选择题 共48分) 本部分共32小题,每小题1.5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有学者谈到先秦诸子百家时说: ① 思想是保守的,认为社会是退化的,最好的时代已经过去; ② 思想是逃避的,视人生富贵尊荣为浮云; ③ 思想是一种统御术,认为崇古是一种罪恶,最好的时代是现在。三处空格上分别是 A.①儒家、②道家、③法家 B.①法家、②道家、③儒家 C.①道家、②法家、③儒家 D.①儒家、②法家、③道家 【考点】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试题解析】本题考查百家争鸣,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依据“思想是保守的”可知这是孔子的“礼”;依据“思想是逃避的”可知这是老子的“无为”;依据“思想是一种统御术”可知这是韩非子的“法治”故A正确,故选A。 【答案】A 2.战国时期已开始形成职业官僚制度,下列材料能够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A.“大人世及(袭)以为礼,城郭沟地以为固,礼仪以为纪。”(《周礼》) B.“天子之制,地方千里;公侯皆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孟子·万章》) C.“岁终奉其成功,以效于君,当则可,不当则废。”(《荀子·王霸》) D.“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史记》)” 【考点】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试题解析】读懂材料是解题的关键。本题的关键信息“战国时期”“职业官僚”。A讲述的是王位世袭制,开始于夏朝,故A错误;B讲述的是分封制,开始于西周,故B错误;C讲述的是年终拿他们的成绩功劳呈报给君主,称职的就留用,不称职的就罢免。与题意相符,故C正确;D讲述的是统一度量衡、车轨、文字,这是秦始皇统一全国后采取的措施,与题意不符,故D错误。故选C。 【答案】C 3.柏杨先生用以下图示说明唐宋两代的社会结构。导致统治集团发生如下变化的原因是 A.三长制建立 B.均田制完善 C .科举制发展 D.王安石变法 【考点】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试题解析】本题考查科举制的发展。解题关键是仔细读图。依图示可知,唐代的社会阶层多于宋代,在唐代门第贵族和官僚贵族在宋代统一为士大夫,主要是由于科举制的发展,打破了门第限制,故C正确。 【答案】C 4.下图为宋朝画家王居正的《纺车图》,并有元朝赵孟頫题诗云:“田家苦作余,轧轧操车鸣。母子勤纺织,不羡罗绮(丝绸衣裳)荣。”下列对此评述,正确的是 A.它是我国传统文人画的代表,蕴含了格物致知的理学精神 B.这种绘画风格注重意境的表达,是士大夫独特的审美情趣 C.绘画反映出我国棉纺织业发达,已经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D.该作品体现了小农经济下普通民众勤劳安宁的生活状态 【考点】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试题解析】本题考查小农经济,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解题关键是仔细读图。“格物致知”指的是探究事物的原理,与题意不符,故A错误;这种绘画风格注重的是风俗,与“意境”无关,故B错误;“资本主义萌芽”在明朝中后期出现,与题干时间不符,故C错误;结合“母子勤纺织,不羡罗绮荣”可知该作品体现了小农经济下普通民众勤劳安宁的生活状态,故D正确。 【答案】D 5.下列两则材料分别对应的朝代是 中书诏敕或有差失,则门下当行驳正,人心所见,互有不同,苟论难往来,务求至当。 凡政事议行之际,所见异同……待其国相(丞相)可否之,然后为定……政事之柄,一出中书左右丞相。 A.汉朝、清朝 B.唐朝、元朝 C.、唐朝、清朝 D.宋朝、元朝 【考点】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试题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解题关键是仔细读图。依据“中书诏敕或有差失,则门下当行驳正”,可知这是唐朝的三省六部制;依据“一出中书左右丞相”可知这是元朝的中书省枢密院和御史台,故B正确。 【答案】B 6.2015年12月7日,中国药学家屠呦呦在诺贝尔医学奖颁奖典礼上谈到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对她的启发。该书主要记述各种急性病症的简便治疗方法,并略记了病因、症状。下列对此书的评述,正确的是 A.该书体现了我国古代科技重经验和实用的特点 B.该书反映了当时“西学东渐”的文化潮流 C.该书创立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药物分类法 D.该书奠定了中医学理论的基础 【考点】科技成就 【试题解析】本题考查古代中国的医学成就,考查准确阅读材料,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西学东渐”是明朝后期的出现的,故B错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药物分类法”在题干中无法体现,故C错误;“奠定了中医学理论基础”的是东汉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故D错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wangshirufe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