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 PAGE 14 頁,共 NUMPAGES 14 頁
塑膠件設計準則
一、塑膠件設計需考慮事項
塑膠材料的選擇, 即選擇符合使用要求的,合適的塑膠品種;
成本.價格, 即考慮塑件的製造成本及及格等;
塑件的加工難易程度,即考慮成型模具及成型方法實現的可能性,經濟性等。
塑膠件的平均肉厚.分模線和澆口的位置.拔模斜度等設定;
塑膠件的強度要求;
標記.符號.文字.表面圖案(花紋).色彩.粗糙度等,主要是指塑件表面的內容;
環境,人機工程,主要考慮塑體與周圍環境,使用環境以及與人之間的協調等;
二、塑膠件設計的基本原則
1. 幾何結構
1).形狀
塑體的幾何形狀應盡可能保證有利於成型的原則
如圖1-1-1(a)所示塑體,需採用側面型芯來成型,並要用斜噵柱或其他抽芯機構來完成側面抽芯,會使模具結構複雜化,在允許的情況下,採用圖1-1-1(b)則可克服上述缺陷。
如圖1-1-2(a)所示塑體,側凹必須用鑲拼成凸模來成型,否則塑件無法取出;在允許的情況下,採用1-1-2(b)結構較爲合理。
如圖1-1-3所示,當內側凹槽較淺並允許帶有圓角時,則可採用強制脫模的方式脫出塑件。但要求塑件在脫模溫度下應具有足夠的彈性。圖1-1-3(a)中,可強制脫模淺凹計算公式:
(A-B)/B × 100% ≦ 5%
圖1-1-3(b)中, (A-B)/C × 100% ≦ 5%
塑膠製品的形狀還要有利於提高製品的強度和剛度. 底面或蓋設計如圖1-1-4(a).(b)所示,容器邊緣設計如圖1-1-4(c)所示:
緊固用凸耳或臺階應有足夠的強度和剛度,以承受緊固時的作用力.爲此,應避免臺階突然變化,而應逐步過渡,如圖1-1-5所示.
2)脫模斜度
Ⅰ.各種材質常用脫模斜度如下表:1-2-1
材料脫模斜度聚乙烯.聚丙烯.軟聚氯乙烯30′~ 1°ABS.尼龍.聚甲醛.氯化聚醚.聚苯醚40′~ 1°30′硬聚氯乙烯.聚碳酸酯.聚碸50′~ 2°聚苯乙烯.有機玻璃50′~ 2°熱固性塑膠20′~ 1°
Ⅱ.
當使用上有特殊要求時, 斜度採用外表面5’, 內表面10’~20’;
對於高度不大的塑體,可以不取脫模斜度
塑體上的凸起或加強筋,單邊應有4°~ 5°
塑體沿脫模方向上有幾個孔或呈鉅形格子狀而使脫模力較大時,宜採用4°~ 5°脫模斜度
側壁帶有皮革花紋時,應有4°~ 6°的斜度
在一般情況下,如果不影響使用,盡可能將脫模斜度值取大些
取斜度方向,一般內孔以小端,符合圖樣,斜度由擴大方向取得;外型以大端爲准,符合圖樣,斜度由縮小方向取得;如圖1-2-1所示
有公差要求的尺寸,斜度可在塑 件的公差範圍之內.
3)塑件壁厚
塑件的壁厚同使用要求和工藝要求有關;壁厚過小,塑件成型困難;壁厚過大,則用料增多,易産生氣泡、凹痕、翹曲等缺陷影響産品質量;
對於熱固性塑膠的小型塑件,壁厚取1.5mm~2.5mm,大型塑件取3~8mm;布層酚醛塑料等流動性差的塑件,壁厚應取較大值,但一般不宜大於10mm;礦粉填充的脆性酚醛塑件,壁厚應不小於3mm;
對於常用熱塑性材料的壁厚和加工條件如下表:1-3-1
材 料料溫(℃)注射壓力(kgf/cm2)模溫(℃)壁厚(mm)聚乙烯150~300600~150040~600.9~4.0聚丙烯160~260800~120055~650.6~3.5聚 胺200~320800~150080~1200.6~3.0均聚甲醛180~2201000~200080~1101.5~5.0聚苯乙烯和AS200~300800~200040~601.0~4.0ABS200~260800~200040~601.5~4.5丙烯酸酯類180~2501000~200050~701.5~5.0硬聚氯乙烯180~2101000~250045~601.5~5.0聚碳酸酯280~320400~220090~1201.5~5.0醋酸纖維素160~250600~200050~601.5~4.0
在常規條件下,流程大小同壁厚成比例關係,公式如下表:1-3-2
L:流程 t:壁厚
塑膠品種t-L計算公式流動性好(如聚乙烯,尼龍等)t = (L/100+0.5) × 0.6流動性中等(如聚甲醛,有機玻璃等)t = (L/100+0.8) × 0.7流動性差(如聚碳酸酯,聚碸等)t = (L/100PAGE \# 頁: #
+1.2) × 0.9
表1-3-3 塑件壁厚的設計比較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