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模拟试题.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模拟试题

PAGE  PAGE 13 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模拟试题 第Ⅰ卷(42分) 一、(18分) 1、下列各组词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遒劲(jìng) 沉湎(miǎn) 抹煞(shā) 入不敷(fù)出 B、甫(pǔ)健 巷(hàng)道 慰藉(jì) 魂牵梦萦(yíng) C、搭讪(shàn) 骨骸(hé) 打夯(hāng) 曝(pù)背谈天 D、粗犷(guǎng) 豁(huō)口 惬(qìe)意 不可胜(shèng)数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凄厉 历历在目 怨天忧人 下笔千言,离题万里 B、斑斓 完美无暇 真知灼见 出于其类,拔乎其萃 C、警惕 无计可施 怡然自得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D、瞭望 青春永住 仓皇奔逃 机不可失,失不再来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前方在召唤着它们,它们只有奋蹄挺进。其实,人类的祖先也在这迁徙中度过了漫长的____。 ②“神舟五号”在辽阔的宇宙空间遨游21小时10分,____了大量珍贵的科学数据。 ③北京奥运会组委会宣布从2004年开始将先后____新的会徽和吉祥物标志。 A、光阴 收集 启用 B、光阴 收集 起用 C、光景 搜集 启用 D、光景 搜集 起用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世界文学的辉煌殿堂对每一位有志者都敞开着,谁也不必对它收藏之丰富而望洋兴叹,因为问题不在于数量。 陪我来的朋友指着一湖碧水,不动声色地告诉我:“这就是诺日朗。” 截至2002年底,我国70%的高校开设了与信息技术相关的专业,远程教育方兴未艾。 他写文章经常一段到底,且文不加点,常常受到老师的批评。 5、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无误的一句是 他们去哪儿,归家还是远行?然而不管是归家还是远行,都基于同一事实:他们正在路上。 像苏东坡说的“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完全是我无法想像的。 思乡之病,说不上是苦是乐,其中有追忆、有惆怅、有留恋、有惋惜。 他在赴戍登程的悲凉时刻,口占一诗,告别家人:“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谪居正是君恩厚,养拙刚于戍卒宜”。 6、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语意明确的一句是 滥用外来语所造成的支离破碎的语境,既破坏了汉语言文字的严谨与和谐,影响了汉语表意功能的发挥,也消解了中国文化精深而丰富的内涵。 与作家不同的是,摄影家们把自己把自己对山川、草木、城市、乡野的感受没有倾注于笔下,而是直接聚焦于镜头。 鸦片战争以来的中国近代史,对于大多数中学生是比较熟悉的,重大的历史事件都能说得一清二楚。 初涉文坛,她的第一部处女作就是这样一部意味深长的巨著,不能不令人刮目相看。 二、(12分)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7-10题。 诗词例话一则 周振甫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讲“ 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其中的“无我之境”和“以物观物”是根据叔本华的说法。叔本华认为人在直观(直觉)中与万物无异,所以说“无我”,说“以物观物”,即指写直觉中的境界。直觉中的境界用触景生情来解释,是比较合适的。 从“无我之境”看,实际上就是触景生情。作者当时的心里比较平静,没有什么激情,王国维称这种心境为“物”,这时凭直觉去观察外物,他称为“以物观物”。这时受到外界景物的刺激,激起感情,由于这种感情是由外物引起的,好像是从外物那里传过来的,所以说“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究竟是我的,还是物的,有些分不清楚了。实际上,触景生情的情还是我的,只是这种感情事过境迁已经平静,这时受到外物的刺激,又被唤起来罢了。比如说,陶渊明《饮酒》之五:“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说“采菊”,说“悠然”,“见南山”,显然有个“我”在,可见“无我之境”还是有“我”的。只是当时诗人的心情是平静的,在东篱下采菊时,偶然抬头看到南山的气象很好,看到飞鸟互相回去。飞鸟回去有什么好呢?诗人在《归去来兮辞》里把自己的辞官归隐比做“鸟倦飞而知还”,所以看到“飞鸟相与还”,引起自己的感触,觉得气象很好,是触景生情。触景生情的情还是作者本身所具有的,所以一接触到某种景物,又被唤起了。 “有我之境”指的是诗人当时的心情比较激动,把这种激动的心情加到景物上去,高兴时看到一切景物也都在高兴,悲哀时看到一切景物也都在悲哀,所谓“物皆着我之色彩”,构成缘情造景。像欧阳修《蝶恋花》:“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这位女子因为她所

文档评论(0)

cynthia_h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