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2章当代全球环境问题
全球气候变暖
臭氧层破坏
生物多样性锐减
土地荒漠化
酸雨污染
持久性有机物污染 ;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因;地球上的温度变化和大气运动等过程最根本的驱动力是来自太阳的能量。;地球的温度基本上是恒定不变的。地球系统的能量基本处于一个平衡的状态 。; 大气中的水蒸气、二氧化碳和其他微量气体(如甲烷、臭氧、氟利昂等),可以使太阳的短波辐射几乎无衰减地通过,但却可以吸收地球的长波辐射,从而减少了地球向外层空间的能量净排放。;;2、温室效应的证据;-1 -0.8 -0.6 -0.4 -0.2 0 0.2 0.4 0.6 0.8 1
增温速率(℃/10年);2003年5月21日珠峰地区的东绒布冰川和中绒布冰川消融加剧,使冰川明显退缩。;1930年;1、水蒸汽(H2O);
2、臭氧(O3);
3、二氧化碳(CO2);
4、甲烷(CH4);
5、一氧化二氮(N2O);
6、氢氟碳化合物(HFCs);
7、全氟化碳(PFCs);
8、六氟化硫(SF6);;各种温室气体的增温效应比较;各种温室气体的来源;主要的温室气体在温室效应中的贡献;CO2 对温室效应的影响;年;3、温室效应增强的影响及危害;20世纪上升最快,从1900年全球平均上升10~20厘米;海岛危机——图瓦卢:生于海洋 死于海洋;西藏林芝地区川藏公路以北的冰川,由于
受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大面积后退萎缩。; 极端天气与气候事件的变化与预测(IPCC,2001); 联合国环境计划署(UNEP)的一份报告估计,2003年因气候变化所导致的各种自然灾害使全世界至少损失600亿美元,比2002年的550亿增加了10%。 “气候变化已经不是一种预测,而是实在的危险,还在不断增长,给人类带来痛苦和经济困难。”
有专家警告说,像2003年出现在欧洲的酷热夏天,到本世纪中可能会成为正常现象。2003年的欧洲热浪估计导致2万人死亡,仅农业上的损失就达100亿美元以上。;全球平均年降水量变化 (1901-2003年);*;蚊子出现在更高海拔;气候变化曾经引起大规模的生物灭绝;4、控制气候变化的国际行动和对策;1992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巴西里约热内卢),提出到90年代末使发达国家温室气体年排放量控制在1990年的水平;
仅是一个框架协议,没有具体的减排目标;3.控制气候变化的行动和对策 ;1997年,在日本京都通过,规定6种受控温室气体;
明确了2008-2012年各发达国家削减温室气体排放量的比例
与1990年相比,发达国家在总体上减排5.2%。欧盟减排8%,美国7%,日本6%,加拿大削减6%、东欧各国削减5%-8%,俄罗斯维持1990年水平不变,冰岛、澳大利亚等国允许有所增加;
发展中国家不必减排,但是必须控制二氧化碳排放水平;
《京都议定书》经过8年的讨价还价于2005年生效。;3.控制气候变化的行动和对策 ; 这张摄于2005年2月14日的照片上,在美国华盛顿白宫前,一名跑步者经过一名抗议者(右)竖起的抗议美国总统布什宣布退出《京都议定书》的标牌。标牌文字的意思是敦促布什将签署《京都议定书》作为在情人节献给全人类的礼物。;巴厘岛气候会议;3.控制气候变化的行动和对策 ;丹麦哥本哈根气候会议;丹麦哥本哈根气候会议;第二节 臭氧层的破坏与保护;一、臭氧层及其作用;紫外线的对生物影响的强度UV- C最强,UV-A最弱。
均匀分布在平流层中的臭氧可有效吸收太阳光中150~320nm的波长,能吸收太阳紫外辐射中的UV-C射线的全部,以及大约90%UV-B射线。
由于臭氧层有效地挡住了来自太阳紫外线的侵袭,才使得人类和地球上各种生命能够存在、繁衍和发展。 ;*;臭氧层空洞;*;进一步的研究和观测还发现,臭氧层耗减不只发生在南极,在北极上空和其它中纬度地区也 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臭氧层耗减现象。1987年德国发现北极上空也存在一个面积相当于南极臭氧空洞1/5面积的洞。 ;二、臭氧层形成与破坏的机理;*;*;三、破坏臭氧层的主要物质;四、臭氧层破坏的危害;*;*;五、淘汰破坏臭氧层物质;1990年通过了《议定书》的伦敦修正案,1992年又通过了哥本哈根修正案,其中受控物质的种类被再次扩充。现在世界上禁止使用的臭氧层损耗物质即受控物质已扩展到包括氯氟碳、哈龙、四氯化碳、甲基氯仿、氟氯烃和甲基溴等在内的22种物质,其淘汰的时间表也一次次提前。 ;1、发达国家
1995年1月停止使用哈龙(CFCB);
1996年1月停止使用氟氯碳——氟利昂(CFC) 、四氯化碳(CCl4) 、甲基氯仿(C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高电压技术赵智大第三版.pptx VIP
- 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第1课时)示范公开课教学课件【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鲁教版(新课标)】.pptx VIP
- 2024上海全民国防教育知识线上答题活动题库及答案 .pdf VIP
- 管理会计学复习笔记.pdf VIP
- 11ZJ111 变形缝建筑构造(OCR).pdf VIP
- 粮油供货合同.docx VIP
- 网络安全协议分析与案例实践.ppt
- 1.《沁园春长沙 》课件(共49张PPT)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pptx VIP
- 《口腔颌面外科学》课件——第三章 局麻并发症.pptx VIP
- 2025年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结业考试试题及答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