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九级化学第二单元我周围的空气第二节氧气同步训练(答案)
最新人教版 九年级化学HYPERLINK /HX/268391.html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第 PAGE \* MERGEFORMAT 6 页 共 NUMPAGES \* MERGEFORMAT 6 页
第二节 氧气同步训练
5分钟训练(预习类训练,可用于课前)
1.在标准状况下,氧气是一种__________色、__________气味的气体。它的密度比空气__________,__________溶于水。液态氧的颜色是__________。
2.氧气的化学性质__________,能与许多物质起反应。氧气具有__________,是常用的__________。氧气能支持燃烧,带有火星的木条在氧气中能__________。
3.化合反应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的__________反应,是化学反应中的一种基本反应类型。氧化反应是物质跟__________发生的反应,不仅仅是跟氧气。
4.(1)做铁丝在氧气里燃烧的实验时,预先要在集气瓶里装少量水或铺一层细沙,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下列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①铁丝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的办法制取氧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蜡烛在空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分钟训练(强化类训练,可用于课中)
1.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酒精挥发 B. 氧气液化 C.矿石粉碎 D. 钢铁生锈
2.一种暗红色固体,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大量的热,同时生成浓厚白烟。这种暗红色固体的名称是__________。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示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氧气物理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易溶于水 B.在-183 ℃变为淡蓝色液体
C.在-218 ℃时变为白色固体 D.在标准状况下密度比空气略小
4.某同学做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方法如下图所示,其中不合理的是( )
5.关于氧气用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氧气可用来炼钢 B.氧气可用来灭火
C.氧气可用于登山或飞行 D.氧气可提供动植物呼吸
6.下列可以说明自然界水中含有氧气的是( )
A.河水清澈 B.黄河水浑浊 C.有鱼虾 D.河边空气好[来
快乐时光
子在川上曰
有一个老师要学生翻译论语中的一段: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结果一天才学生发挥出他累积十几年至高无上的国文水准说道:
“子在床上曰:睡得很舒服,不写作业!”
老师一听,叹为观止,摸摸学生的头说:
“汝百年之才也!吾悻而教之。”(你真是一百年才出现一次的蠢材,我越教你越不爽。)
30分钟训练(巩固类训练,可用于课后)
1.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是( )
A.空气 B.氧气 C.氮气 D.二氧化碳
2.(经典回放)下图是从空气中分离氧气的示意图:
请你写出从图中所获得的有关物质组成、结构、
性质、变化等信息各一条。
组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性质及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是唐代诗人的名句。蜡烛在燃烧过程中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关于这一过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蜡烛的燃烧是蜡烛与氧气发生了化学反应 B.蜡烛燃烧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
C.蜡烛的燃烧是物理变化 D.蜡烛受热熔化是物理变化
4.实验室制取氧气收集完毕后,拆卸仪器的正确顺序是( )
①撤去酒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中考生物真题分类汇专题12+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doc
- 中考生物试题分类集7_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水循环.doc
- 中考生物真题汇编—细菌、真菌和病毒.doc
- 中考生物试题分考点编-----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选择题2).doc
- 中考生物试题分考点编-----生物的多样性(选择题1).doc
- 中考科学复习 步步课件合辑配套练习含解析 9讲.doc
- 中考真题精品解析 学(莆田卷)精编word版(原卷版).doc
- 中考生物试题分考点编-----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非选择题3).doc
- 中考科学复习 步步课件合辑配套练习含解析 42讲.doc
- 中考科学复习 步步课件合辑配套练习含解析第十五单元.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