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四语文阶段测试(二)答案.doc

  1.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新课标版·语文·必修4 高中同步学习方略 阶段测试(二) 时间:150分钟 分值:150分 第Ⅰ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知白守黑,寻觅时代的和谐与诗意 鲁枢元 我国古书中强调“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白,是“有”,是“显”;黑,是“无”,是“隐”;白,是“动”,是“进”;黑,是“静”,是“退”;白是“器”,是“存在之物”;黑是“道”,是“存在”的本源;白色是已知的世界,是知识的领域;“黑”是未知的世界,是信仰的空间……“知白守黑”才是人生完善又完美的境界。 陶潜、陶渊明、陶元亮叫法不一,却不外乎相互映衬对照的两个方面:一是潜和渊,一是明和亮。即:一是幽暗,一是光明,“陶渊明”“陶元亮”就是深潜于幽暗中一丝光亮,就是道家哲学所推重的“知白守黑”。陶渊明正是因为“知白守黑”,所以才能够在穷通、荣辱、贫富、显隐以及生死、醒醉、古今、言意之间委运化迁、遂顺自然、身心和谐、意态从容。 著名物理学家李政道先生在上海讲演时指出的:在大自然结构的最深远处,不但存在着“重粒子”,还存在着“轻粒子”;不但存在着“强作用力”,还存在着“弱作用力”;不但存在着我们日常能够感觉到的物质和能量,还存在着我们感觉不到的“暗物质”“暗能量”。那些人类目前无法看到的“暗物质”大约占到了宇宙总质量的95%以上,而宇宙中的暗能量是人们已经知晓的能量的14倍以上。由此再看秦始皇与陶渊明,这一强一弱在历史天平上的“重轻”之谜,就不难得到解释了。秦始皇就是人类社会中的“强子”“重粒子”“正物质”“正能量”;陶渊明则是人类历史上的“轻子”“弱粒子”“反物质”与“暗能量”。轻的、弱的、暗的,并不比重的、强的、亮的更不重要。我们很有必要向那些孜孜不倦的物理学家们学习,以他们为榜样,在人类社会、在人类的精神空间寻觅那些罕见的“轻粒子”“弱粒子”“暗物质”“暗能量”。那么,我们也许就还会寻找到中国古代诗人陶渊明那里。 在现实的中国社会中,陶渊明已经成为“昨夜星辰”。陶渊明连同他的自然主义的精神也早已死去。陶渊明已经成为一个被现代工业化、市场化“太大的光亮”置入黑暗中的“幽灵”。 新时代的灾难与当代人的生存困境将会再度把人们逼上回归之路,即所谓希望在于绝望之中。正如现代西方政治哲学家列奥·施特劳斯说过的:“当人类走到现代性的尽头,实际上就必然会回到‘古代人’在一开始就面临的问题。”那时,也将是陶渊明的再度复活。我愿意把我今天的这番话,作为对渐行渐远的陶渊明的幽灵的一次“招魂”。 (选自《从陶渊明看当代人的生存困境》) 1.从原文看,下列对“知白守黑”中“白”和“黑”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白,是“有”,是存在之事物;黑,是“无”,是存在的本源。 B.白,是“动”,是已知的世界;黑,是“静”,是未知的世界。 C.白,是“显”,是知识的领域;黑,是“隐”,是信仰的空间。 D.白,是“进”,是颗“重粒子”;黑,是“静”,是颗“轻粒子”。 解析 D项中,“白”是“重粒子”,“黑”是“轻粒子”,于文无据。 答案 D 2.下列各项,不属于“知白守黑”相互映衬对照的两个方面的一项是(  ) A.陶潜、陶渊明、陶元亮,一是潜和渊,是幽暗;一是明和亮,是光明。 B.秦始皇就是人类社会中的“强子”,陶渊明则是人类历史上的“轻子”。 C.当人类走到现代性的尽头,就会回到古代人在一开始就面临的问题。 D.“知白守黑”,要求在穷通、荣辱、贫富、显隐上遂顺自然、意态从容。 解析 C项答非所问。 答案 C 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知白守黑”中“白”是“器物”之“器”,“黑”是“黑道”之“道”。 B.“知白守黑”,是在生死、醒醉、古今、言意等之间委运化迁、身心和谐。 C.我们要在人类社会和人类精神空间寻觅那些罕见的“知白守黑”的人。 D.新时代的灾难与当代人的生存困境会再度希望产生“知白守黑”的人。 解析 A项中,对“知白守黑”中的“黑”和“白”解释有误。 答案 A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4~7题。 卢钧,字子和,范阳人。元和四年进士擢第。又书判拔萃,调补校书郎,累佐诸侯府。大和五年,迁左补阙。与同职理宋申锡之枉,由是知名。 开成元年冬,代李从易为广州刺史、御史大夫、岭南节度使。南海有蛮舶之利,珍货辐辏。旧帅作法兴利以致富,凡为南海者,靡不捆载而还。钧性仁恕,为政廉洁,请监军领市舶使,己一不干预。自贞元已来,衣冠得罪流放岭表者,因而物故,子孙贫悴,虽遇赦不能自还。凡在封境者,钧减俸钱为营槥椟①;其家疾病死丧,则为之医药殡殓;孤儿稚女,为之婚嫁。凡数百家。由是山越之俗,服其德义,令不严而人化。三

文档评论(0)

舞林宝贝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