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手机锂离子电池使用3个正确方法.docVIP

关于手机锂离子电池使用3个正确方法.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关于手机锂离子电池使用3个正确方法.doc

关于手机锂离子电池使用的3个正确方法,资料来自摩托罗拉能源集团实验室和Cadex等网站 最近谈”锂”色变,我也在网上找了这方面的资料,主要是国外的。 毕竟,国内对锂电池的使用方法还存在较多疑义,希望这些资料对大家有所帮助。 还有,哥们不是专业人员,介绍的较为简单,有关术语之类可能有理解偏差。 哈哈,大家见谅啊!!! 注:以上BATTERYUNIVERSITY是电池厂商Cadex Electronics Inc.办的,而MOTOROLA的文章来自他们的能源集团测试实验室。这些东西都来自附在下面的网址,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完全的看一看,非常全面的。这里我主要是讲了关于锂电池最需要注意和了解的方面。 关于以下资料的3个总结: 1、锂离子电池第1次充电和第5次和第50次没有区别,销售介绍的第一次充电要等于或多于8小时的说法可能是使用镍基电池的时候遗留下来的。 2、锂电池不需要涓流充电,因为锂离子电池不能吸收过度充电。长时间的充电会使锂金属沉积,不仅严重影响电池的使用寿命,还会导致电池内部物质不稳定,危及安全(甚至爆炸)。所以,一般的手机锂电池只要充满就可以了。 3、最合理的放电深度应该是80%左右(厂商的做法),也就是说,电池电量只剩下20%左右的时候就应该及时充电了,这种方法能增加电池的使用寿命。当然,与放电深度到25%-30%这时就充电相比,循环寿命要短很多,但爷们总不能抱着手机没事整天充电要好。 涓流充电:为补偿自放电,使蓄电池保持在近似完全充电状态的连续小电流充电。又称维护充电。电信装置、信号系统等的直流电源系统的蓄电池,在完全充电后多处于涓流充电状态,以备放电时使用。 这是循环寿命的实验数据 循环寿命 (10%DOD): 1000次 循环寿命 (100%DOD): 200次 和寿命就是指电池可以反复充、放电的次数了。 DOD=DEPTH OF DISCHARGE就是放电深度 这个转自国内网站;显而易见,这些数据与摩托罗拉25%-30%放电深度增加5-6倍循环寿命的实验数据,不谋而合。 Charging lithium-ion batteries? Lithium-ion is a very clean system and does not need priming as nickel-based batteries do. The 1st charge is no different to the 5th or the 50th charge. Stickers instructing to charge the battery for 8 hours or more for the first time may be a leftover from the nickel battery days. Unlike nickel and lead-based batteries, a new lithium-ion pack does not need cycling through charging and discharging. Priming will make little difference because the maximum capacity of lithium-ion is available right from the beginning. Neither does a full discharge improve the capacity of a faded pack. However, a full discharge/charge will reset the digital circuit of a smart battery to improve the state-of-charge estimation No trickle charge is applied because lithium-ion is unable to absorb overcharge. A continuous trickle charge above 4.05V/cell would causes plating of metallic lithium that could lead to instabilities and compromise safety. Instead, a brief topping charge is provided to compensate for the small self-discharge the battery and its protective circuit consume. Depending on the b

文档评论(0)

dmz15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