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自溶作用: 溶酶体膜破裂,释放其中的水解酶到细胞质中,结果引起细胞自身物质的溶解,整个细胞被释放的酶所消化。 无尾两栖类动物个体的变态发育过程中,幼体尾巴的退化、吸收 。 哺乳动物子宫内膜的周期性萎缩 。 溶酶体在生物个体发生、发育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四、溶酶体的功能 细胞正常的消化功能 保护和防御作用 参与激素的生成 参与器官组织变态和退化 协助受精 顶体的作用: 生命科学学院 刘艳平 溶 酶 体 (lysosome) 主要内容: 一、形态结构和化学组成 二、类型 重点 三、形成 重点 四、功能 重点 五、病理变化 溶酶体(lysosome) 是细胞内由一层单位膜包围的膜性细胞器,内含多种酸性水解酶,能分解各种内源性或外源性物质,称为细胞内的消化器官。 电镜: 超薄切片, 柠檬酸铅、醋酸铀双重染色, 见溶酶体呈圆形,其中充满电子密度高的物质。不同类型溶酶体具有多型性和异质性。 一、形态结构及化学组成 溶酶体电镜图 (一)高度的异质性 ※ 形态大小:差别大:最小者直径仅 50nm; 最大者直径可达数微米。 ※ 数量分布:不同细胞中所含溶酶体 数量不同。 ※ 理化性质:不同溶酶体中,所含水 解酶的种类不同。 二 溶酶体的共同特征 ※ 均含有丰富的酸性水解酶,是溶酶 体的标志酶; ※ 溶酶体膜腔面富含高度糖基化的穿 膜蛋白,可防止溶酶体酶对自 身膜结构的消化分解; ※ 溶酶体膜上嵌有质子泵,可将H+泵入 溶酶体中,维持溶酶体酸性内环境。 溶酶体酶图解 PH~5 核酸酶 蛋白酶 糖苷酶 酯酶 磷酸酯酶 硫酸酯酶 磷酸酶 ATP ADP+Pi 酸性水解酶 H+ 细胞质PH~7.2 三 溶酶体膜糖蛋白家族有高度同源性 溶酶体膜糖蛋白家族的肽链组成结构包括: 一个较短的N-端信号肽序列 一个高度糖基化的腔内区 一个单次跨膜区 一个由10个左右的氨基酸残基组成 的C-端胞质尾区 二、溶酶体的类型 一 按功能状态不同分为三种类型 1.初级溶酶体(primary lysosome) 是指通过形成途径刚刚产生的溶酶体。 初级溶酶体囊腔中的酶通常处于非活性状态。 箭头示初级溶酶体 2.次级溶酶体 (secondary lysosome) 当初级溶酶体经过成熟,接受来自细胞内、外的物质,并与之发生相互作用时,即成为次级溶酶体。是溶酶体的一种功能作用状态。 次级溶酶体体积较大,外型多不规则,囊腔中含有正在被消化分解的物质颗粒或残损的膜碎片。 异噬性溶酶体heterophago lysosome 自噬性溶酶体autophago lysosome 混合性溶酶体ambilysosome 异噬性溶酶体 3.三级溶酶体(tertiary lysosome): 特点:酶活性逐渐降低以致最终消失,进 入溶酶体生理功能作用的终末状态。 吞噬性溶酶体进行消化作用,消化不了的残渣物质累积在溶酶体中形成,也称残余体。 去处: 以胞吐的方式被清除、释放到细胞外; 沉积于细胞内而不被外排。 存在方式: 脂褐质——衰老的神经细胞、心肌细胞 髓样结构——肿瘤细胞、病毒感染细胞 含铁小体——单核吞噬细胞 残余小体 二 按形成过程不同分为两大类型 1.内体性溶酶体——是由高尔基复合体芽生的运输小泡和经由细胞胞吞(饮)作用形成的晚期内体合并而成。 2.吞噬性溶酶体——是由内体性溶酶体与来自胞内外的作用底物相互融合而成。 三、溶酶体的形成和成熟过程 内吞体 rER 顺面管网 反面管网 高尔基复合体 溶酶体水解酶前体 加入磷酸基团 M-6-P 溶酶体酶 前 溶 酶 体 ATP ADP+Pi H+ 去除磷酸 成熟溶酶体 PH 6 在反面高尔基网腔面,被M-6-P受体识别,包裹形成网格蛋白有被小泡 溶酶体的酶由RER上的核糖体合成 进入RER腔糖基化形成带有甘露糖的糖蛋白 糖蛋白转运至高尔基复合体形成面, 甘露糖残基被磷酸化 形成M-6-P 有被小泡脱被形成无被小泡与胞内晚期内吞体结合成内体性溶酶体 在溶酶体膜上质子泵作用下形成酸性内环境,溶酶体酶与M-6-P受体解离,去磷酸化而成熟。 四、溶酶体的功能 细胞正常的消化功能 保护和防御作用 1.异噬作用 固态物 吞噬体 内体性溶酶体 异噬性溶酶体 液态物 吞饮体 小分子 残渣 残余小体 细胞质中重新利用 出胞 留胞堆积 异噬作用的意义 1)为细胞的生存提供营养物质。 2)对机体起着防御功能。 溶酶体强大的消化和分解能力是防御细胞实现其免疫防御功能的基本保证和基本机制。巨噬细胞吞噬的细菌、病毒颗粒是在溶酶体的作用下被分解消化。 2.自噬作用 破损衰老的细胞器 自噬体 内体性溶酶体 自噬性溶酶体 小分子 残渣 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6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14.4生态工程课程.ppt
- K表文转换课题.ppt
- 2013年七年级英语下册《Unit10_I’d_like_some_noodles_Section_B》_(新版)人教新目标版_2课程.ppt
- 2016届高三诗歌鉴赏课程.ppt
- 2013年秋版人教新目标八年级英语下第六单元第一课时课程.ppt
- 2016届高三物理一轮复习第五章机械能本章小结课程.ppt
- K线理论基础(新员工培训)(无锡营业部)课题.ppt
- 2016届高三物理一轮复习恒定电流课程.ppt
- 2016届高三一轮复习《经济生活》第5课:企业与劳动者课程.ppt
- 2013年人教版英语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Section_B_1课程.ppt
文档评论(0)